一日丰干邀寒山、拾得同朝五台山言:“与我同行,是我同流;不与我同行,不是我同流”。
寒山问:“汝朝五台作甚么?”干言:“朝礼文殊”。寒山言:“汝不是我同流,我不与汝同行”。
于是丰干独行,至杭州,适有闾邱胤被朝廷派任台州剌史,忽患头痛,医药罔效。丰干特别往访,取一杯水,持咒完毕,以水置手心,向其头三扑,痛即止;胤非常感激.
问来自何处?丰干答:“住在天台山国清寺”。问:“寺中大师有道行者几人?”干言:“我无道行,寺中高僧如文殊化身的寒山子,普贤化身的拾得,皆在寺中游化人间”。胤备厚礼酬谢,丰干不受而去。
三日后,刺史去国清寺礼佛,问知客师:寒山、拾得二大士何在?
知客师说:此二人是疯僧,可命来相见。胤言:不可,坚持要亲往拜见。知客遂陪往厨房,见寒山、拾得,正在灶门烘火,二人且言且笑,他人都不识其所言何语。
胤上前即拜,二人狂奔,胤追至寒山岩,二人入,寒山回头说:“贼!贼!丰干饶舌,弥陀不事,礼我何谓?”
胤随入岩中,不见二人,自此不复再见寒山、拾得,出现于人间。
又如弥勒菩萨,应身布袋和尚,将舍寿时,留偈示人:“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那得识。”所以古人说:“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现存诗作
【壁上诗两首】
其一
本来无一物,亦无尘可拂。若能了达此,不用坐兀兀。
其二
余自来天台,凡经几万回。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
逍遥绝无闹,忘机隆佛道。世途岐路心,众生多烦恼。
兀兀沈浪海,漂漂轮三界。可惜一灵物,无始被境埋。
电光瞥然起,生死纷尘埃。寒山特相访,拾得常往来。
论心话明月,太虚廓无碍。法界即无边,一法普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