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樊姓网 > 樊氏名人 樊氏名人

改革家樊粹庭

时间:2021-2-01 来源:家谱馆樊姓展区
简要介绍:出生于1905年的樊粹庭是中国著名的豫剧作家、教育家和改革家。14岁时,他考入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欧美预备学校,并于1929年获得文科硕士。樊粹庭用毕生的精力把豫剧从高台带进了剧场,从乡村打进了城市,最终又把豫剧推向了全国,使其和京剧一样成为全国大剧种之一,取得了豫剧200多年发展史上最大的飞跃。在他从戏的30年间,先后创作、改编出《凌云志》、《义烈风》、《女贞花》、《王佐断臂》、《劈山救母》等60多部豫剧名著,成功塑造了刘芳、红珠女、王佐、三圣母、杨满堂等一大批艺术形象。由于他的突出贡献,被后世誉为“现代豫剧之父”。他自幼在父亲监督下读书,14岁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5年后转入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前身)预科二年级,1929年毕业。在校期间因酷爱京剧被同学们称为“戏迷”。曾拜开封京剧名家贺桂福、云路卿为师学戏.曾任学校国剧队队长,演出过《失·空·斩》、《捉放曹》等剧。求学期间的戏剧活动使他对戏曲艺术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也为他日后从事豫剧改良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戏剧工作  

1929年大学毕业后曾在河南省民众师范讲授戏剧课,后于1931年出任河南省教育厅社会教育推广部主任。在此任职期间,他利用工作之便对河南全省各地的地方戏剧种和风土民情进行了考察和了解,同时也广泛接触了解了

社会上的各阶层人士,这一切也都成为他后来从事戏剧工作的生活基础。

1935年,他邀请了陈素真、刘朝福、张子林以及赵义庭、黄儒秀等一批演员,将原来的开封永乐戏院改建为豫声剧院,于2月初正式开演。他借鉴了京剧、话剧的一些成功经验,对剧场管理、戏班管理和剧目的演出排练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废除了戏班中的一些陈规陋习,亲自进行编志,致力于豫剧的改革,很快就使长期以来被视为粗俗艺术的豫剧有了不错的口碑,特别是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豫剧。为了进一步丰富豫剧的表演技巧,他请来了有真才实学的京剧票友贾荫堂为剧院的演员教授武功,同时还不断将一些有真才实学、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演员吸收到剧院中,很快使豫声剧院汇集了一大批有影响的艺术家。

樊粹庭以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的眼光看待豫剧,他看到了豫剧的长处:通俗易懂,易为群众接受。但同时他也看到了豫剧落后的一面:剧目脚本粗糙、文词不通。而且许多剧目中封建主义毒素很多,给人民送去的不只是娱乐,还有毒害。为此,樊粹庭曾赴西安考察、学习了易俗社勇于革新的精神和一些工作方法。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豫剧剧目的落后状况,他于1935年开始编写剧本。为了使剧本适合演出,他总是先拿出剧本提纲,然后请艺人们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连一些唱词也让艺人们编,在综合了大家的想法和意见后他才最后定稿进入排练,这种方法一直延续了几年。正是因为他采用了这样一种创作方法,所以他的剧目既有新思想、新内容,又容易让艺人们演唱,而且还通俗易懂,极易为人们所接受。

第一部作品  

他的第一部作品《凌云志》一经演出即引起轰动。继而陆续创作的《涤耻血》、《霄壤恨》、《女贞花》等多部剧目都取得了很大成功。他的这批剧目无论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品格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传统剧目,这些剧目所宣传的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有反帝反封建思想。更由于此时全国的抗战浪潮正在兴起,故而在这些剧目中爱国主义思想则是最为本质的东西。樊粹庭这一系列剧目的推出对整个开封剧坛形成了巨大冲击,可以说从他开始,被称为“土梆子”的豫剧才得到了一个飞跃,达到了一个从演出水平到剧本质量和思想境界都是“空前”的高度,形成了一个豫剧发展史上少有的“黄金时代”。

在抗战中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樊粹庭从北京回到河南,将原豫声剧院的部分人员组织起来成立了狮吼剧团,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劳军、募捐演出。

1938年开封沦陷前,他同陈素真、赵义庭等人到内乡县马山口,在这里他又写了《克敌荣归》等剧。1939年重组狮吼剧团,在洛阳短期演出后于1940年到西安。他在西安艺术界知名人士高培公、封至模等人的大力协助下,主要演出他创作的作品,很快就在西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42年剧团主要演员陈素真因故离开剧团,加之其他主要演员的离开,剧团又一次解体。但是,樊粹庭以极顽强的意志坚持下来,他招收了一批河南流落在西安的难童,成立了狮吼儿童剧团,又聘请了京剧名师韩盛岫为武功教师。这批学员在樊粹庭的精心培育成长极快,尤其是在武功上较之其他豫剧演员高出甚多。为了全面展示学员的艺术造诣,樊粹庭专门为他们创作了文武并重的《鹤归楼》、《无敌楼》等,演出后大受欢迎,剧团以人新、戏新、艺新的崭新风貌得到了西安人民的喜爱。

1948年西安解放后,饱经风霜的樊粹庭满怀喜悦率团迎接解放军入城,后又被选为西北文联和西安市文联副主任,还担任西安市政协委员、西安市各界代表会议代表等职,还曾被选为河南省人大代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得他对未来更具信心,很快就创作出了《再生铁》、《法网难逃》等剧目。从此,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他不断汲取着革命思想,努力用新的思想来表现生活,他在此后创作了大约35部作品,其中既有《杨满堂》、《水工郑国》、《王佐断臂》这样的传统剧目和新编古装戏,也有《一斤粮票》、《奇袭奶头山》等现代剧目。

创作特点

樊粹庭的剧目创作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他这近60部作品中以女性为主的占了绝大多数,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他深知豫剧已发展到了“吃包子吃馅儿,听戏听旦儿”这样一个旦行占据舞台中心的地步,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作为一个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痛感封建社会中国妇女的压迫之深,同时他对妇女在中国社会地位的低下深怀同情之心。正因如此,在他的剧目中,塑造了一系列他理想中的妇女形象,《涤耻血》中刘芳、《义烈风》中的童玉珊、《女贞花》中的邱丽玉、《克敌荣归》中的华慧娟、《杨满堂》中的杨满堂等许多女性形象。在这些剧目中,他从不单纯去表现妇女地位的低下,也从不塑造逆来顺受的妇女形象,而是着力表现女性人物的同情心和大智大勇。她们或杀敌雪耻,以身殉国(《涤耻血》中的刘芳),或侠肝义胆,仗义平冤(《义烈风》中的童玉珊),或送夫从军,义不受辱(《克敌荣归》中的华慧娟),或心灵美好,舍己救人(《女贞花》中的邱丽玉),或襟怀坦荡,不输须眉(《杨满堂》中的杨满堂)。可以说他作品中的妇女形象是继承发展了中国戏曲中的民主精华,同时又极具当代新女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他之所以能够创作出这样的人物形象,是与他作品中的人民性分不开的,而他这种人民性,就是他总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去歌颂、去赞美中国人民的勤劳和勇敢,去赞美、去赞颂中国妇女对中国的社会进步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创作手法

樊粹庭的作品在创作方法上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特点,通俗易懂,而且在通俗之中见真情。30年代他创作的《义烈风》、《涤耻血》等剧在开封大受欢迎,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唱词的通俗易懂。他是个知识分子,但从不以难懂的词句去显示自己的学问,而是以好听、好记、易懂为最高原则。如果说20世纪30年代的创作在通俗之中还有些粗俗的话,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世纪40年代后他的创作就完全进入了一个通俗而不粗俗,易懂但有文采的境界。此外,他的创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极重视情感。可以说他的戏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以情取胜。他写戏重情感,但从不滥用情感,对于传统剧目中的戏串、戏套更是从来不用,因为他认为这些东西没有个性,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他剧中人物的情感及其所要求的客观环境。

创作成就

樊粹庭先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作为剧作家,他一生共创作剧本37个,改编剧本20个,其中最著名的有四大悲剧:《涤耻血》、《三拂袖》、《霄壤恨》、《义烈风》;四大喜剧《洛阳桥》、《凌云志》、《女贞花》、《柳绿云》;四大历史剧《王佐断臂》、《水工郑国》、《宋景诗与武训》、《再生铁》;四大神话剧《红珠女》、《劈山救母》、《金山寺》、《雷峰塔》。作为导演艺术家,他是豫剧的第一位专业导演,既是学者型又是专家型,敢于借鉴,勇于创新,追求大俗大雅,文武双美。“樊戏”的风格,“樊戏”的美,也可以说是“樊派”豫剧特色,从他所导演的数百部戏中就十分鲜明而又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作为戏剧教育家、剧团管理家,也是硕果累累,成就卓著。

从1934年的开封豫声剧院,到1941年的西安狮吼儿童剧团,再到解放初期的狮吼剧团新生部,先后办训练班八次,培养出优秀人才数百人。尤其是不惜重金聘请高水平的名家执教,这在当时的一般剧团是很难做到的。

豫剧改革

从樊先生的戏剧思想和一系列的戏剧实践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他的一个总目标,就是一切为了豫剧改革,他的最有戏曲文化史意义的贡献就在于对豫剧的改革。正是由于改革,使豫剧由艺人豫剧向文人艺人结合型方面转换,为豫剧开创出了一种新的文化模式;由于改革,使豫剧结束了只有表演没有剧本的时代;由于改革,使传统豫剧向现代豫剧转换,为豫剧开创了第二传统;由于改革,使豫剧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地方戏中狮吼而起,独树一帜。没有樊先生的豫剧改革,不知豫剧要落后其他地方戏多少年。总之,樊粹庭、“樊戏”、狮吼剧团,给豫剧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也给河南和陕西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戏曲文化资源,也可以说是一部宝贵的“樊戏学”。

樊粹庭对豫剧进行“全方位都市化”改革,又创编七出大戏,开豫剧创作一代新风。新戏一出,即轰动开封,海报一出,戏票即被抢空。例如,苏筠仙(即名诗人苏金伞)毕业于开封第一师范,是戏迷,曾在《河南民报》头版发表《女贞花》评述,讲自己为看此戏“曾三次提前一天去购票,都买不到。最后总算临时凑了个座儿,得观全剧”。

樊粹庭“豫剧都市化”改革,成效是显著的。苏筠仙在《河南民报》发文道:“平常一般人认为鄙俗粗俚不堪入耳的土调儿,现在竟成全城如狂、万人争道的高尚娱乐,妇人孺子引车卖浆者流固无论矣,即在上层社会的乐园里生活惯了的人,亦改变了一向鄙弃的观念,而去整晚坐在那里欣赏这地道的声乐,此即显著的效果。”

“应该指出的是,当时在豫剧都市化的活动中,还存在另一股重要力量,这就是经王镇南、史树明、张福先等共同筹划,于1937年初成立的以常香玉为首的豫剧表演、学术单位‘中州戏曲研究社’。它通过改编创作新剧目,改革声腔和表演艺术,使豫西调和祥符调结合,在豫剧都市化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郭光宇著文道。王镇南,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年长于樊粹庭,和樊同为当时剧坛领袖。王镇南与史树明合编古装戏《西厢》与《哭长城》,王镇南还创作了反映抗战的现代戏《打土地》,均由常香玉主演,反响强烈。

与人合作

1935年的开封,樊陈合作,也成就了豫剧史上的一段佳话。陈素真在回忆录《情系舞台》中称:“樊先生遇到我这个演员,使他发挥出了他的编导和改革豫剧的才智、能力。我有了樊先生的指导帮助,使我这个天生戏子命的演员,更能发挥我这天赐的能力了。”“由于樊先生的编导和创办的剧团,把我的表演艺术推向了高峰。在艺术方面,樊先生和我的合作,可以说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戏剧家田汉1957年称赞:“樊陈的通力合作,为戏曲创作开辟出一条独特的道路。”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石磊认为:“如果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的西方戏剧是以导演为中心的体系,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则是以演员为中心。20世纪20至40年代,‘因人设戏’在京剧发展中大量采用,各流派创始人都有自己的代表剧目,甚至独有剧目。”

比如齐如山为梅兰芳创编《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一批古装戏,为梅派艺术创立奠定了基础。其后陆续编写的《凤还巢》、《洛神》等,也都是为梅氏量身定做。专为尚小云编写剧本的是名士爱新觉罗·溥绪,创编了《红绡》、《林四娘》等。专为荀慧生编写新戏的陈墨香,编写了《平儿》、《香菱》、《红楼二尤》等。为程砚秋编写新戏的则有三人,前期有罗瘿公,中期金钟荪,后期翁偶虹,诞生了《梨花记》、《荒山泪》、《锁麟囊》等。因人设戏很好地促进京剧的发展,也直接影响观众审美方式和审美情趣。再熟剧目,名角出演,观众仍会冲“角儿”去,如痴如醉。

樊粹庭七出大戏,是为陈素真“量身定做”,“我编这些戏,都是尽量照顾陈素真之所长,唯恐埋没了她的才华。”樊粹庭道。

樊粹庭的处女作是《凌云志》,这是一出闺门旦戏,是喜剧。第二出《义烈风》,是悲剧青衣戏。两出戏一悲一喜,前后上演,效果很好。第三出戏《三拂袖》一上演,观众开始称陈素真为“豫剧皇后”了。因为陈素真在戏里,先是闺门旦,然后是刀马旦、武生、扇子生,最后恢复闺门旦,唱念做打四重,将陈素真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樊粹庭在剧团全体大会上讲:“我实在服了大姑娘(剧团内对陈的尊称)了,真是天才,天才!”

因为第三出戏《三拂袖》演得太累,樊为陈专门编了个歇工戏《柳绿云》。到了第五出戏《宵壤恨》时,又是个唱做极重的大悲剧。第六出戏《涤耻血》,是唱念做打四重戏,第七出戏《女贞花》是唱念做三重的文戏。“这些戏是1935年春到1936年春编导出来的。樊先生是杰出剧作家,他给我编的戏,没有一出是偏重于一面的,我也讨厌那死唱、傻唱、狠唱的戏。”陈素真回忆道。

七出大戏,也为豫剧由外八角(男角色为主的剧目)向女性为主角的角色位置转换,作了突出贡献。七个剧本中,有四个都不再是中国戏曲传统的团圆结局,《宵壤恨》、《义烈风》、《涤耻血》更是大悲剧,说明了樊先生受西方文化影响和敢领风气之先勇于创新的精神,自然也有利于豫剧的都市化。

“因人设戏”,陈素真声名鹊起。程砚秋先生特意去豫声剧院看《义烈风》,给陈素真写了“清萍白璧原无价,海马云龙自不群。”的题词。尚小云先生要走了《涤耻血》剧本,改为《绿衣女侠》,上演于京津沪一线城市。乡野土戏被京剧大师们青睐,足见豫剧魅力。上海百代为陈素真灌唱片,这是上海文化人主动宣传豫剧,足见“因人设戏”的成功。

两人合作,陈素真是“因演成剧”。事实上,陈素真遇到樊粹庭之前已经成名。樊粹庭以初登梨园的一介书生,写的第一批剧本便能一鸣惊人,这和陈素真的杰出表演绝对分不开。

第一批“樊戏”,经过陈素真的演绎,又呈现出何等精彩呢?

《凌云志》是喜剧,陈素真演桂芳,她一边簸米一边思念丈夫,忽听丈夫考取功名的消息,陈素真先是一个惊喜若呆的停顿,脸上现出似笑非笑的甜美表情,簸箕中的小米,随双手慢慢下垂缓缓流出,米将撒尽,如梦方醒。此处表演用了真米,效果之强,远非虚拟表演可比。

1935年11月22日,《宵壤恨》公演,演的是贫女邵巧云被富家子所害的悲惨故事,成为陈素真“演出悲剧中的冠军”。她的表演被文化人、戏剧界名流郑剑西评论为“其人殆富于情感,故善悲剧。殆富于天才,故频笔入神,真可人儿也”。“扮相端雅,嗓音清圆,字字如耳,曲中偶运巧腔,所谓迟声以媚者……山陕梆子颇近肃杀。(陈素真)和平中正,真中州之音也。至其表情细腻,处处可见聪明女郎之玲珑心窍……”

郑剑西对樊粹庭的编剧同样有极高评价:“为纯粹悲剧,情节安排,一路针黹综合,既有章法又甚浑成。发情止礼,剪毁亦好,布局缜密,绘影绘声。”对于悲剧结局,他评价道:“含恨千古,实出意外,又见组织之功。遗响空山,有余不尽,然已博得观众无数热泪,妙已。”如此编剧,加上陈素真的精妙表演,可见两人艺术配合,妙到峰巅。

《涤耻血》1936年3月18日公演,是武戏,写的是宋代民众抵抗金兵南侵,反对投降。因“命意正大,在国难中尤为对症之药”,上演时“全场几皆为之动容。”3月26日起,《河南民报》发表郑剑西评论:“陈素真道白清新异常,表演惟妙惟肖。”

《涤耻血》一经陈素真的精彩演绎,变成经典名剧。在开封演出时,孙殿英曾被“感动”得跳上台去发表演说“不学剧中刘豫卖国求荣”。“七七”事变后,开封沦陷,剧团离汴西行,一路募捐义演《涤耻血》等剧,陈素真曾在洛阳义演八九个月,凭《涤耻血》,“得了好多大花篮和锦标”。到西安头场戏仍是它,陈素真“打了个四面开花”。

继陈素真之后,许多演员包括台湾飞马豫剧团“豫剧皇后”张岫云都反复搬演此剧。据台湾安阳籍“立法委员”张金鉴著文:“1953年,张岫云曾为蒋氏夫妇演出此剧,蒋氏夫妇连连称好,蒋说:‘豫剧是最富教育之剧种’。从《涤耻血》始,蒋介石包括他的儿子经国先生,经常邀剧团去演出,父子与豫剧都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台被传为美谈。”

《女贞花》是唱念做三重的文戏,于1936年7月公映,同样大受欢迎。《河南民报》登苏筠仙的评价文章:“该剧按以前所编诸剧,尤为成功,结构之严谨,穿插之巧妙,场面之简洁,均较其他诸剧为佳……”

樊粹庭的好友吕宜园曾问他:“你编的戏,你认为哪出最好?”樊回答:“《女贞花》是得意之作,你不可不看。”

而演出《女贞花》的陈素真,“完全脱离粗俗村陋的表现,眉的一颦,头的一垂,身的一侧,颐的一解,袖的一拂,俱有来历,博得四座不绝的掌声。”《河南民报》发表评论道。

1935年,樊陈合作,不仅成就了豫剧史上的一段佳话,而且为戏曲创作开辟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尤其是樊粹庭为陈素真“量身定做”七出大戏,经过陈素真的精彩演绎,充分展现出豫剧的魅力,并成为经典名剧。图为陈素真在《涤耻血》中扮相。

最后岁月折叠编辑本段

1957年年底,樊粹庭搬到了西安市南长巷居住,在这里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八年。

2010年4月15日,记者前去寻访南长巷故址。巷子狭小破败,在一座破旧的老宿舍楼前,樊粹庭之子樊琦站住了,说:“老院旧址就在这儿,我父亲过世后,建筑公司搞拆迁,才建的这座楼。”

樊琦回忆,当年家里新盖的院子有两亩地大,地下全是砖头瓦块,樊先生就刨地换土,种了一院子花木。“这个院子,有他寄情花木的乐趣,也有他为事业继续奋斗的努力,更有被迫退休的苦闷。”

樊粹庭被迫退休是在1963年,“左”的路线渐渐占了上风,有人不断向上级汇报樊粹庭思想有问题,他很生气,决心退下来。之后,他觉得自己不工作还拿全团最高工资不应该,曾几次向团里提出减工资。

不久,剧团“消肿”精减人员,被“消肿”人员中,有几个都是跟随樊粹庭很多年的老人。这些人退职,谋生都成问题,樊粹庭对此束手无策,内心十分伤痛。

1964年后,要大演革命现代戏,古装戏不让演了,民族的传统戏曲艺术被宣判死刑,这对樊粹庭来讲,是致命打击。

1965年春节,是樊粹庭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春节,从不在意过年的他,特意请了朋友和家人,七八个人围坐一桌吃饭,他指着挂在墙上的四句诗说:“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这诗句和我现在的景况相似啊!”

这一时期,他常想“找个背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大哭一场”,他痛苦的最重要原因,是由于不能工作了。他告诉家人:“我现在在艺术上的认识、经验及创作想法越来越成熟,回头看看过去写的,觉得有些是幼稚的,可是现在我却不能工作了……”

之后,极“左”之风似狂飙而来,他的同行、朋友一个个被批判,甚至被逼自杀。他的心脏病开始一次次发作,1965年12月21日,他写下了最后一封信,这离他去世只有10天。

信是写给好友王景中的。他在信中道:“河南方面最知心者唯你而已,一封草书实含有托孤之意。”他把儿子樊琦托给朋友,樊琦学京剧已经七年,文武两功均已运用自如,樊粹庭有意让儿子去郑州京剧团发展。

1965年12月31日,冬阳很好,樊粹庭让家人陪他出去走走,绕到狮吼剧团科班主要老师韩盛岫家,问韩退休办好没有?韩说:“办好啦。”樊粹庭看看退休证:“盛岫,这下我放心啦。”

当夜两点,樊粹庭心脏病发作,第二天,即1966年1月1日下午,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