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职务:中国清前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中国历史学会清宫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央民族大学特聘研究员、北京满学研究会副会长、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快讯》周刊专家顾问、常务理事、中国东北三省经济史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清宫史学会会长、辽宁省历史学会副会长、辽宁省博物馆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满族学会副会长、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沈阳大学特聘教授、沈阳市文物美术行业学会会长、沈阳收藏家协会会长。
他在中国古代史、中国古器物学、博物馆管理学、陈列展示学等学科的研究卓有成就和颇有建树。著有《沈阳故宫》、《金枝玉叶》、《中国建筑艺术全集》第三卷、《明.文征明书醉翁亭记》、《清前历史文化》、《满族历史与文化》、《清宫大政殿》、《清代皇帝一家人》、《中国北方各族人物传》、《清代宫廷匾联》、《大清兴国史颐》、《沈阳故宫几度辉煌》等十多部专著。有4部著作获国家和省一等奖。他还撰写了《明清建筑与艺术》、《从满族崛起统一全国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从清前期皇宫建筑艺术风格看满族文化的发展趋势》、《沈阳故宫百年史话》、《论欧阳询及其书法艺术》、《关于皇家遗址博物馆历史文物陈列展示设计的研究》、《论成亲王永瑆仕履位望及其书法艺术》、《康乾二帝东巡御制诗研究》、《论沈阳故宫陈列展览的风格》等数十篇较有影响的论文。有3篇获国际一等奖,有12篇获国内一、二等奖。
他主持的极富学术价值的历史复原陈列有:“大政殿十王亭复原陈列”、“凤凰楼台上皇太极后宫四妃寝宫复原陈列”、“满族风情展”、“院藏文物珍品展”、“清入关前都城变迁展”,“院藏国外友谊礼品展”、“仰熙斋复原陈列”等数十个展览在国内史学界非常有影响。他还组织了《中国帝王陵墓展》、《清代贵族妇女生活用品展》、《中国末代王朝展》、《中国清代宫廷文物展》、《清代帝后生活用品展》等诸多大型国际性展览,先后赴美国、日本、荷兰、芬兰、韩国、瑞士等国家进行展览,在世界产生很大影响。
在故宫学研究方面,他解决了沈阳故宫始建年代确切起迄时间、庄妃寝宫门额错挂、清初努尔哈赤时期八族序列、清宫大政殿原始地面复原等十多项重大史学课题。他研究发明“古代彩画清污除尘技术”荣获国家文物局暨辽宁省科学进步发明1等奖。国家科技发明奖,填补了我国古建筑彩画保护领域的一项空白。他曾在美国、日本、比利时、韩国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各种学术讨论会并讲学,受到国内外学者的称赞。
他不仅在学术上成就菲薄,对辽宁省沈阳市的文物保护工作也做出重大贡献。在他的建议下沈阳市政府以沈阳故宫为依托复建了盛京路古文化一条街。修复了怀远门和抚近门;复建了沈阳西塔与延寿和盛京城角楼,使沈阳原有的东西南北四塔得以完整如初。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沈阳市考古研究所,使沈阳的地上地下文物有效地得到保护。
他是沈阳“一宫、两陵”申遗工作的首创者和功臣。1994年,他借中国第七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之际,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在会上首倡将“一宫、两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向国家和联合国申报。得到了国内外于会专家学者的响应。代逸、王钟翰、王思治、期达理、神田倍夫、等56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分别在倡议书上签名。之后,他以省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的身份,向省、市政府多次提出将沈阳清故宫、清福陵、清昭陵、抚顺清永陵做为世界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向国家和联合国进行申报的议案,经过多年呼吁,这一建议被省、市政府和国家采纳,被列为辽宁省2002年全省一项重要工作。他积极协助省、市政府部门同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勾通。在两年多的整个申报过程中,他全面负责沈阳故宫申遗工作,由于他的精心组织,科学指挥、有效调度及与联合国专家进行学术性的交流和迎检接待,整个故宫的修缮任务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正处在“非典”),按国家规定的时间全面地完成各项任务。使昔日的沈阳故宫,又重现其古朴性、历史性、完整性和金碧辉煌。顺利地赢得了联合国专家组的首肯,经检查验收一致满意通过。经过他十年的不懈努力,在2004年7月1日,联合国遗产委员会召开的第28届大会上,正式批准清沈阳故宫、清福陵、清昭陵、清永陵四个单位为世界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他为我国清代“一宫、三陵”申遗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我国国内清史界、文博界很有影响的著名专家学者,为史学研究、故宫学研究、博物馆陈列展示研究、文物研究和辽宁省及沈阳市的文物保护工作都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业绩被收编到国家人事部出版的《中国专家名人辞典》、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和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出版的《世界杰出专家名典》、国家文化部文化发展中心出版的《中国世纪英才大典》。
沈阳故宫在他的领导下,成为全国先进博物馆,全国4A级旅游景区,世界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为辽宁省、沈阳市的文化事业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