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张姓网 > 张氏名人 张氏名人

南开教育体系的创办者张伯苓

时间:2021-3-13 来源:家谱馆张姓展区

张伯苓(1876—1951),原名寿春,字伯苓,南开教育体系的创办者,将奥运概念引入中国的先驱者。著有《东北经济地理》《南开大学发展方案》等。 甲午战争后,晚清北洋水师军心涣散、士气低落。面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上层大臣多是卑躬屈膝,下层官兵则是麻木迟钝。刘公岛上,穿戴笔挺的英国兵,正用鄙视的眼神看着身着“勇”字破军衣的中国兵。这让一位面容坚毅的年轻人再也受不了了。他脱下军服,穿上长衫,执起教鞭,立志办学。这位军人出身的教育家,就是张伯苓。 年轻时的张伯苓,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他在这所军事院校里,不仅锻炼出强健的体魄,而且接受了比较系统的近代科学文化知识。张伯苓十分认同严复的观点,认为在激烈竞争的时代,要重视学问的实际应用,注重科学技术的学习,并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正是在对严复教育主张的由衷敬佩下,张伯苓身体力行,直至自己也做了教师,甚至做了校长,依然对严复执弟子礼,并多有请教。 经过刘公岛之行的刺激,张伯苓立志“要改革我们的中国人”。他思来想去,认为光靠练兵来增强国家实力未必恰当,“改造国民的办法,就是办教育”。于是,张伯苓离开海军后,接受了严氏家馆的聘用,开始教英语、理化和数学。 张伯苓的课很受学生欢迎!学生们听他有声有色的讲解,跟着他一起进行课堂讨论,看着他操作照相设备,享受着他营造的轻松和谐氛围。学生们的热情极大地鼓舞了张伯苓,他仿照水师学堂的体操器具,请人制作哑铃和棍棒,教学生跳高、角力和跳木马,甚至带着学生用扑克牌做游戏。在后人看来,“伯苓先生的教学方法,即使早在那个时期,就能称之为‘现代教育’”。 毫无疑问,张伯苓的早期教育实践以及他对新式教育的最初探索,对后来南开教育体系的创办影响巨大。张伯苓正是从这里出发,形成了他自身的教育认知和理念。 在严氏家馆任教两年后,张伯苓接受了津绅王奎章的邀请,兼理王馆。3年后,严王二馆合并,成为“私立中学堂”,时年28岁的张伯苓成为校长。两年后,学校在“南开洼”筹建新校舍,并于次年迁入新址,改称“南开中学堂”。自此,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南开教育体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一步迈出,并不容易。对外,张伯苓要面对旧学势力对新学的蔑视和攻击,还要面对政治动荡、社会不稳的时局。南开中学堂在短短几年内,就被迫停课七八次。对内,张伯苓要平复亲友的议论,因为天津当时的风俗是“家有半斗粮,不做孩子王”。还有人认为,南开谐音“难开”,是个不好的名字。但是,张伯苓没有丝毫气馁。他常对师生们讲:“我有一种自信之道。”他还说:“(南开)这个名字没有什么不好。我们要打破难关,以求开拓”。与此同时,张伯苓还应邀担任清华学校的教务长,并把该校的美国教育方式引入南开中学堂。 张伯苓把自己定位为“保姆”,把学堂定位为“小孩儿”,用抚养幼儿的方式办学兴校。在他的努力下,私立南开大学于1919年9月25日诞生,录取了周恩来等96名学生。之后,张伯苓又陆续开办了南开女中,创立南开经济研究所。1928年,南开小学部设立,4年之后又创办了应用化学研究所,整个南开教育体系渐渐变得完整而有力。此后,不论是战争的洗礼还是政局的磨砺,南开教育体系始终保持着一种旺盛不屈的生命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张伯苓的呕心沥血。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张伯苓首先下的功夫是“狠抓德育”。他在建校初期就设立“修身班”,并将其列为必修课。“修身班”没有教材,而是在每周三下午集合学生,邀请校外专家名流,或由张伯苓亲自对学生作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讲授。他还倡导“容止格言”,要求南开学子:“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除去德育,张伯苓对智育非常重视。他多方聘请优秀名师,还倡导学实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张伯苓经常组织学生到工厂、报社、机关、军队、监狱等进行考察与调查,使学生不仅获得真知,而且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实干之人、能干之才。 张伯苓对体育的重视,令人仰止。张伯苓认为,不认识体育的人,不能当校长。他本人更是以身作则,几乎参与了当时中国所有重大的体育赛事。在张伯苓的积极倡导下,南开学校的篮球队、足球队名扬海外。如在1935年,以南开队员为主力之一的中北足球队,荣获“爱罗鼎杯”比赛冠军,成为我国史上第一个战胜洋人而夺冠的足球队。 张伯苓十分重视戏剧教育和音乐美育,他的关于德、智、体、美的理念和实践,为后人留下“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宝贵教育财富,为近代教育谱写了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