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张姓网 > 张氏名人 张氏名人

南通张謇:《家诫》传世 警言流芳

时间:2021-3-13 来源:家谱馆张姓展区

民国十年,张謇辑取刘向、诸葛亮等7位古人教子格言作为张氏《家诫》。《家诫》石碑中,张謇告诫子孙要谨言慎行,修身养性;忠信不欺,明辨是非。这也是张謇“忠信笃敬”、“诚信廉公”精神情怀的体现。        

张謇简介

张謇,字季直,1853年7月1日,即清咸丰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著有《张季子九录》、《张謇日记》和《啬翁自订年谱》等。1894年,张謇高中状元。1895年起,开创实业救国、教育救国道路。他一生创办了大生一厂、二厂、三厂、八厂以及铁厂、油厂、面厂、酒厂、通海垦牧公司等30多个企业。1906年,他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后,大力推广普及教育,在南通地方开办中小学校350多所。积极兴办职业教育,开办农校、医校、纺校、戏剧学校等10余所职业学校。参与创办吴淞商船学校(上海海事大学前身)、吴淞水产学校(上海水产大学前身)、中国公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商科大学、南京河海工程学校、东南大学等多所大学。1905年,他兴办了国内第一个博物院南通博物苑,还先后建设了体育场、公园、养老院、育婴堂、残废院等16家公益慈善机构。1915年,南通被中央政府公布为“模范县”。1926年8月24日,张謇病逝于南通,享年73岁。毛泽东在谈到我国民族工业时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著名史学家胡适评价张謇:“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开路先锋,养活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张謇故居

张謇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1903年,曾在常乐镇西市建造抚海宅,翁同龢为之题写宅名,乡人称其为状元府。1915年,为了事业的需要,张謇在南通濠河之畔建造濠南别业。“别业”,相对抚海宅而言,是另外一个住所的意思。濠南别业是一座融园林和住宅为一体的建筑群落。主体建筑位于宅院中心,是一座英式4层楼房,红色基调,坐北朝南,2000多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师孙支夏设计建造。这座大楼是中国近代吸收西洋建筑艺术的典型作品,被录入《中国建筑史》。目前,主体建筑二楼和三楼被辟为南通张謇纪念馆的陈列室。张謇《家诫》石碑陈列于三楼厅堂。 家诫

我之爱子孙犹如之古人也,爱之而欲勉之以进德而继业亦犹古人也,与其述已意,毋宁述古人,乃掇古诫子语,书庭之屏,俾出入寓目而加省,若先世言行之足资师者,自有述训在。        

董生有云:“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言有忧则恐惧敬事,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也。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吊随而来。——汉·刘向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tāo)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        

言思乃出,行详乃动,皆用情实道理,违斯败矣。——魏·王修        

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尚为人师,若能保书,终不为小人。谚曰: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隋·颜之推        

凡门地高,可畏不可恃,立身行已,一事有失,则得罪重于他人,门高则骄心易生,族盛则易为人所妒,懿行实才,人未信之,少有疵累,人皆摈之。——唐·柳玭        

立心以忠信不欺为主本,行己以端庄清静为操执,临事以明敏果断辨是非。——宋·胡安国        

勿妄与人接,只是勤俭,循之而上,有无限好事,吾不敢言,而窃为汝愿之,反之而下,有无限不好事,吾不欲言,而未免为汝忧之。——朱熹        

民国十年辛酉八月        

张孝若童年时,张謇聘请名师为其讲授国文、英语和数学。小学毕业后,到德国人办的学校及震旦学院求学。1917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张孝若说:“我父只生我一子,自然爱护异常,何况四十多岁方才生我,所以望我成立做人,比什么也殷切,导我以正,无微不至。”张孝若出门求学后,很少在父亲张謇身边,所以不断有书信来往交流,张孝若说:“我父总有家信给我,问我求学身体情形,告诉我国家事情怎样,教我注意农事,戒我勿热中好名。严正之中寓慈爱之情。”张孝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回国后,在南通创设自治会,希望以全民自治的模式经营南通。1923年,张孝若作为北洋政府所派专使对英美法等10国进行实业考察,回国后被任命驻智利国公使。1926年被任为扬子江水道委员会会长。张謇逝世后,张孝若继承先志,承担起经营建设南通的重任。张謇的言传身教给家人留下极好极深的影响,他的儿媳陈石云曾回忆说:“翁为国事地方事异常烦劳,虽有秘书裁答,然事无巨细必躬亲过目。翁起居不求适意,饮食不求丰美。对弟子恩威相济,常举先代寒苦适德为子弟勖。用钱于公益教育,虽千万不介意;不当用,虽寸钉断铁亦所爱惜。平时教人必勤俭刻苦……”张謇的嫡孙张绪武在画传《张謇》的后记中说:“抚今追昔,我更加怀念祖父张謇和英年早逝的父亲张孝若,也备加珍惜改革开放后的大好形势。可以告慰祖父的是海内外的张氏后人没有辜负先人的遗愿,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祖父穷尽一生,苦心经营的南通,在新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祖父当年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理想正在变成现实。”张謇的《家诫》给张绪武等孙辈和张慎欣等曾孙辈产生的影响都是长久而深刻的。张謇给先像室的题联:“将为名乎将为宾乎自有实在;瞻望父兮瞻望母兮如闻戒词。”大厅对联:“入水不濡,入火不爇;与子言孝,与父言慈。”都是对《家诫》的诠释和补充。张謇还把父亲张彭年的言论行为,志节气概嘱咐儿子张孝若说:“我家有一种安贫乐道、独立自重的家风,我曾祖传至祖父,祖父再传之我父,真所谓水有源,木有根。”张謇的家诫诚如宅后濠河,源远流长,滔滔不绝;又如堂前紫藤,根深叶茂,生生不息。这份家诫在生养他的常乐福地更是传承流芳,绵延年年。

 ● 专家观点         

丁富生:石与人通融,《铭》与《诫》映照         

张謇的《家诫碑》现藏于南通博物苑,由张謇于民国十年(1921)亲自题写,并请当时著名刻工黄怀觉和王桂轩镌刻而成。碑有正反两面,正面是《倚锦楼石屏铭》,背面是《家诫》。《倚锦楼石屏铭》通过对石屏风的来历和品性的描绘,展露出张謇纯净﹑正直﹑高洁的性情。而背面的《家诫》则是对铭文“家诫可书,子听亦便”的生发与演绎。张謇的这篇《家诫》在呈现形式上却与众不同,其内容不是张謇个人所写,而是抄录了刘向、诸葛亮、颜之推等七位名人的诫子语录。之所以这样,是张謇认为“与其述已意,毋宁述古人”。过去名人的话比自己的话更具经典性,更有说服力,因而也更能引起子孙后代的重视。《家诫》中,张謇从修身、立志、治学、为人、处事等方面告诫子孙忧劳得福,骄奢致祸;宁静修炼性情,恭俭涵养品德;言语要三思,行为合情理;家有万贯财,不如一本书;门第不可依,成事在奋斗;做人要忠诚,行事重操守等!《家诫碑》石与人通融,《铭》与《诫》映照,是一篇难得的家诫佳作。(南通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丁富生)

王敦琴:《家诫》:“忠信笃敬”、“诚信廉公”的具体体现        

作为清末状元,大学问家、大书法家、大实业家,张謇的家规别具一格。他将历代七位名人的家训家规之精华集锦,按朝代先后手书并镌刻于石屏,作为家诫陈设于楼前庭院。《家诫》石碑中,张謇告诫其子孙要谨言慎行,修身养性;淡泊名利,勤勉学问;忠信不欺,明辨是非;恭敬处事、谦逊为人。这也是张謇“忠信笃敬”、“诚信廉公”精神情怀的具体体现,即忠于国家,诚实守信,真诚做人,敬业爱岗,廉洁奉公。张謇不仅勉励其子女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立身、谋事、做人,而且也这样要求他所创办学校的师生。同时,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堪为楷模。他一生既坚持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又善于接受新思想和科学精神。前半生,他勤奋读书,终于戴上了读书人所梦寐以求的桂冠——状元;后半生,他勤恳干事业,在实业、政治、教育、慈喜、文化、地方自治等诸多领域都有重大建树。他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故踊跃从公者,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鄙人之办事,亦本此意。”张謇的思想、情怀、境界、精神由此可见。“忠信笃敬”、“诚信廉公”在今天仍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南通大学张謇研究所所长、教授、南通市历史学会会长 王敦琴)

王法:惟有守住淡泊与俭朴,才能收获自然的富足        

在南通博物苑张謇故居濠南别业的三楼,中央大客厅正南方正中摆放着一块洁白如玉的石屏,正面是张謇手书“倚锦楼石屏铭”,背面是张謇手书历代诫子名言,其中耳熟能详的是诸葛亮的《诫子书》。小时候就能背诵“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真正参透其中的关系,却是在四十往后。喧嚣尘世,不少人常常慨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很多事身不由己,喜欢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荣鼎盛,去攀登所谓成功的巅峰,在追逐中迷失本心。其实,真正的宁静与外界无关。内心的宁静平和一定建立在俭朴和淡泊的基础上。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惟俭朴才能生感恩心和悲悯心,才会心底无私,天地平和。105岁的杨绛说:我不屑与人争,与任何人争我都不屑。攀比名利,让人心失去平和,淡泊名利,才能走向宁静。老子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惟有守住淡泊与俭朴,才能收获自然的富足,和谐的圆满,安定的幸福,达到天地万象的最高境界:宁静。(南通市文联党组书记 王法)

成云雷:留给子孙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重要,家庭平安乃至整个家族的长盛不衰,是中国古代有识之士一直努力追求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子孙是否有好的德行。张謇以状元身份经商为实业,成为清末民初四大民族工商业家之一,积累了巨大的家族财富,也因热心地方公益事业而赢得了巨大的社会声望。晚年张謇,最为关注的就是子孙们如何进德继业,在《家诫》中,张謇选取先贤诫子名言,以此教育后代,可谓用心良苦。这些名言涉及到如何恐惧敬事、修身立德、忠信勤俭乃至读书处世等方方面面,每一条都有深刻的义理,也都能够用来端正言行。张謇把这些名言书写在石碑上,希望子孙进进出出之间耳濡目染,通过反省加以内化,起到促进道德提升的作用。这说明,在张謇看来,留给子孙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爱子孙就要以文化来提升其道德修养,就要以文化来规范其言行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