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伊姓网 > 伊氏名人 伊氏名人

商朝贤臣伊陟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伊姓展区
伊陟(生卒年不详),商朝贤臣,据说是伊尹的儿子。商王太戊在位时,伊陟被任命为相国。身居高官,担任商王太戊的宰相,史称“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一说伊尹废太甲篡位,後来太甲潜出桐宫杀伊尹,夺回王位。一日太戊因为对都城亳长出妖树「祥桑榖」(桑、榖二木合生为一)感到恐慌,就问伊陟怎麽回事。伊陟说:「我听说妖是惧怕德政的,难道是因为您的德政有不足吗?我劝您还是多修些德政吧。」太戊听从了他的建言,修德政,致使京中太平无譁。伊陟作《咸乂》四篇。

  《尚书·商书·伊陟》:

  〖咸乂〗:伊陟相大戊,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伊陟赞于巫咸,作《咸乂》四篇。

  

  〖伊陟 原命〗:太戊赞于伊陟,作《伊陟》、《原命》。

  上古简史·神鬼王朝——殷商

  帝雍己死后,儿子仍然没有出息,强悍的弟弟太戊即位,是为帝太戊。伊/尹的后代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还取得了与帝太戊的和解,功臣伊陟被立为宰相。在帝太戊朝初期,国都亳的宫殿外面祥桑穀共生,样子长得不雅观,一天就长成大拱。帝太戊非常害怕,问宰相伊陟怎么办。伊陟说:“我听说妖不胜德,帝的政治纲领恐怕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以德治国就好了。”太戊于是以德治国,祥桑枯死。天下于是太平,伊陟在巫咸面前歌颂帝太戊的功德,让上帝能够听见,帝太戊在太庙烧香的时候称赞伊陟,引为自家人。诸侯赶紧都来朝拜,表示一切行动听上帝。大殷复兴。    

  伊陟的名字尽管在历史上只出现了一次,但他有一个极其重大的政治贡献,确立了“妖不胜德”的政治原则,将鬼神世界变得可以充分把握。后来这个原则进一步形成理论,就是周朝的“民为神主、民为国主”的理论。这个理论至少有一个好处,就是诸侯们可以骂着皇帝荒淫暴虐,自己替天行道造反了,这形成了古代的民主制度,后来发展到贫民的“造反有理”,进步就尤其大了。要知道,现在西方人还说他们的耶和华一贯正确,他们自己是罪人,不能违反耶和华的意思呢。    

  中宗死后,儿子中丁即位。大殷中兴有功的伊陟干了什么,历史上再无记载。但帝中丁由亳迁都于隞,不会没有来由的,弟弟河亶甲接任后继续迁都于相。换一任天子就迁一回都城,国家不衰败才是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