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品参展、发表:《碑》油画1988年、
1989年参加四川省美术作品展,
入编《当代中国油画》。
《山顶上的风》油画1992年凉山州青年美展二等奖。
《山上的阳光》油画1992年四川省美展、2004年入选《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美术作品集》。
《有风景的联想》油画1994年。
入编《当代中国美术家》—。
《炊》油画1995年。
入编《当代中国美术家》—。
《去向》油画1997年,发表于《中国美术报》。
1999年四川省美展。
《老阿妈》油画1998年,四川省第二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二等奖。
《大卫》素描
1997年《当代素描艺术》。
《雪魇》油画
1999年《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美术作品集》。
《冬至》油画第三届四川省少数民族艺术节二等奖。
《祖宅》油画2003年《全国中青年美术家作品选集》。
《红山嘴》油画
2003年《全国中青年美术家作品选集》获组委会优秀艺术家荣誉称号凉山州第三届文学艺术创作山鹰奖。
《大唐》油画2003年。
《全国中青年美术家作品选集》。
《月明风清》油画2003年。
《人民日报》艺术名家杯金奖。
艺术家感言:感谢上苍给予我这份选择的幸运,让我选择了艺术选择了凉山。
当艺术追求丧失方向感的时候,是凉山这片土地让我让我重新找回了生命感和人文精神。
2000年当我重回美院校园时,那些形而上的主义和后潮流遮蔽了所有的创作空间。
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和艺术思想迅速被解构重建。
观念陈述意义表述与象征的煽情式表演烘托出一种艺术大潮的假象,各种欲望和观念正在以艺术的名义堂而皇之地行走于我的人文空间。
那一段时间,我一度采取了疏离、退避甚至自我放逐的态度。
而后我重回凉山,有跳出牢笼的轻松和感激,无论外面的艺术大潮冲洗了多少的尘埃,
凉山的美景依然故我,由此我顿悟了作为艺术家的终极追求,从哲学理念中回到现实场景,放弃太多的所指与表征,
以直接的语言,重新找回自己的抒情叙事,这或许便是许多观众乐于接受自己作品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