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相姓网 > 相氏名人 相氏名人

著名清朝时期捻军将领相兴泰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相姓展区
相兴泰:(公元?~1862年待考),亳州下张桥人(今安徽涡阳)。著名清朝时期捻军将领。

  相兴泰是捻军首领张乐行的表弟,家道殷富。

  在捻军会盟时,相兴泰被推为八卦旗旗主。后赴淮南,旋回,于下张桥筑村圩寨,联合近邻四十八村圩寨,与刘玉渊部隔河呼应。

  清同治元年(太平天国十二年,公元1862年),相兴泰所部在绥远五加河(五加渠)下张桥(今内蒙古杭锦旗)被清军包围,在守寨时中炮阵亡。

捻军是太平天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源于捻子(一称捻党),捻子是民间的一个秘密组织,有说产生于清康熙年间,有说出现于明朝末年,成员主要为农民和手工业者,早期活动于皖北淝水和涡河流域。嘉庆末年,捻子集团日人多,小捻子数人﹑数十人,大捻子一二百人不等。经常在安徽亳州﹑阜阳、河南三河尖、江苏﹑山东间护送私盐,并与清政府发生武装冲突,后甚而起义攻城。1853年(咸丰三年),捻子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发动大规模起义。起义后的"捻",史学界称捻军。

  

名称由来

"捻"是淮北方言,意

思是"一股一伙",捻军起源于"捻子",最初安徽、河南一带有游民捏纸,将油脂点燃,烧油捻纸用来作法,于节日时聚众表演,为人驱除疾病、灾难以牟利。早期捻子是向乡民募捐香油钱,购买油捻纸。后来,也有恐吓取财、勒索而实与盗贼无异的现象。越是荒年歉收,入捻人数越多,所谓"居者为民,出者为捻",而清朝官方称之为捻匪。

活动范围

捻军(1853年-1868年)是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皖北、苏、鲁、豫三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捻军起义从1853年至1868年,长达十五年,其历史分为两个阶段。自1853年春至1863年3月为前期捻军。

捻军兴起后,首领为沃王张洛行(张乐行)(张宗禹叔)、奏王苗沛霖、孙葵心等。至捻军时代首领为梁王张宗禹、幼沃王张禹爵、勇王龚得树、遵王赖文光、鲁王任柱、卫王李蕴泰等人,与太平军互有联络,行踪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捻军骑兵纵横驰骋于皖、豫、鲁、苏、鄂、陕、晋、直(冀)八省十余年,极盛时期总兵力达二十万众。1865年,清朝大将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中伏被全歼之后,清朝倾全力对付捻军,动用团练湘军、淮军及数省兵力,利用地形,"画河圈地",后分为东、西二捻,西捻为左宗棠所平定,东捻乃李鸿章所灭。

组织发展

兴起

1851年,捻军在豫南南阳、南召、唐县(今唐河)等地聚众起事。

1852年,皖北大旱,入捻农民增多。亳州人张洛行、龚得树等结捻聚众万人攻占河南永城。

1852年11月,捻众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涡阳)歃血为盟,推张洛行为盟主,起义抗清,号称"十八铺聚义"。

1853年1月至3月,太平军连克武汉﹑安庆﹑南京,安徽﹑河南,经安徽、河南时,皖北捻党纷起响应,饥民到处揭竿而起。每年春秋二季集合外出夺取粮食。捻众纷纷起义响应。及至太平天国北伐军经过时,已开始从分散斗争趋向联合作战。

1855年,黄河决口(开封以东),鲁南、皖北、苏北大批灾民流离失所,纷纷入捻。到达高潮。淮河南北,遍地皆捻。

1855年秋,各路捻军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涡阳)会盟,亳州、蒙城捻军推张乐行(张洛行)为盟主,号称"大汉永王"(一称大汉明命王),以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城)为根据地,制定《行军条例》十九条。组成捻军,建立黄、白、蓝、黑、红"五旗军制",人数达十万。总黄旗主由张乐行自兼,总白旗主龚得(龚得树),总红旗主侯士维,总蓝旗主韩老万(万峰﹑狼子),总黑旗主苏天福。总旗下有大旗﹑小旗。每一旗主左右都有一个以宗族﹑亲戚﹑乡里关系结合起来的领导集团。由于各旗间互不统属,各种集团林立,不易离开本土,形成了它的分散性和落后性。

公元1856年7月16日,张乐行乘虚袭占了淮河流域的商业重镇三河尖(今河南省固始县三河尖镇),获得了大量物资,补充了大批人员,士气复振。接受天王洪秀全封号,但实际上是"听封不听调"。但与陈玉成密切合作。

分裂

1857年春,张乐行率领捻军渡淮河南征,与太平天国陈玉成﹑李秀成军会师霍丘和正阳关。从此以听分封不听调用为条件,接受太平天国领导,配合太平军作战,但不接受改编。年底,内部出现分歧,以蓝旗将领刘饿狼(刘永敬)为首的部分捻军坚持要回淮北,被张乐行等杀死。捻军于是分裂,大部分旗主返回淮北,只有张乐行﹑龚得等少数留在淮南,与太平天国保持着较密切的关系。还有一部分如孙葵心﹑张宗禹等,转战南北,曾深入河南﹑山东,推动了当地人民以各种形式起义反清。在皖北﹑苏北,捻军或协同太平军或独立作战,屡破清军。

1857年,张乐行与太平军陈玉成会攻霍邱,接受太平天国领导,被封为成天义。

1858年至1862年捻军在豫、皖、苏、鲁等地转战,各有胜负,张乐行晋升为征北主将,又封沃王。

1860年(庚申年),捻军为夺取户部皇仓的粮食,攻掠江苏北部京杭大运河畔的商业重镇,驻有南河总督的清江浦(今淮安市主城区),并焚毁清江浦二十里长的街市,以及属于户部的皇仓,和属于工部的四大船厂。但十五公里外驻有漕运总督的淮安府城(今淮安市淮安区)因为城墙高大坚固未能攻下。(参见:庚申之劫)同年攻打的主要城市还有开封和济宁。

1861年,捻军尤为活跃,攻破湖北老河口和襄阳、樊城。一支入山东,逼近济南和烟台,为英军、法军击退。9月和1862年(同治元年)5月,清军攻陷安徽太平天国重镇安庆和庐州(今安徽合肥)后,捻军因失去太平军为依托,处境困难。张宗禹等部自淮北西入河南﹑陕西,与远征西北的太平天国陈得才等军会合。

1862年秋以僧格林沁为首的清军大举进攻皖北。

1863年3月,清僧格林沁亲王攻下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县城),张乐行被叛徒俘送至清营遇害。

后期

自1863年4月至1868年8月为后期捻军捻军

捻军

。前期捻军失败后,余部活动于河南﹑湖北﹑陕西边区。

1863年5月张宗禹等在安徽桐城境与李秀成相会后,仍回至皖北。太平天国封张宗禹为梁王﹑任柱(任化邦)为鲁王,张琢(张禹爵,张乐行侄)袭封幼沃王,捻军其它将领亦各有所封。

1864年4月,张宗禹﹑任柱等和陈得才﹑赖文光等部太平军在河南内乡会师,欲东下救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被僧格林沁所率清军困阻于鄂皖边界。时天京已陷,陈得才于兵败后服毒自杀,所部纷纷投降,张宗禹﹑任柱与赖文光突围。

1864年6月1号,太平天国失败后,遵王赖文光和梁王张宗禹等将余部太平军和捻军合并为联军。赖文光被推为首领。以太平军军制重新整编,重组捻军。赖文光正式授予捻部各将太平天国新王号;新捻军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易步为骑,奔驰豫﹑鲁﹑苏之间,声势复振。逐渐变为一支约十万余人的骑兵部队。

太平军离开淮河沿岸后,清军将领胜保乘机向捻军发动进攻,第一个目标就是三河尖。三河尖周围河渠纵横,捻军跨河而阵,清军步骑兵不易展开,难于强攻。胜保便实行围困战法,控制通向三河尖的水陆通道,强令居民提前割麦,并在出产硝磺的地区设卡稽查,严禁出境,以断绝捻军的粮弹接济;同时,实行政治攻势,瓦解捻军士气。捻军坚守了六十余日,终因粮弹不济,于六月十六日撤出三河尖,沿淮河东下正阳关。其后,由韩奇峰率部驻守正阳关,张宗禹、龚得树则率部转移至霍丘。

1865年5月18日,捻军在山东曹州埋伏,全歼穷追不舍的僧格林沁所部骑兵,杀僧格林沁,清军主力沦丧。华北震动,燕京戒严。京师令曾国藩剿捻。曾改追击为四镇堵剿,于河南周家口、山东济宁、江苏徐州、安徽临淮关分置四镇,驻淮军和湘军八万,将捻包围在苏、豫、皖边区。又在淮北捻军的根据地修筑墟寨,清查户口,实行保甲连坐法。但捻军突破湘军、淮军的包围,进入湖北。又突破开封、朱仙镇间的贾鲁河防线,东走山东。曾国藩被朝廷撤钦差大臣,诏李鸿章继任。

1866年9月,联军突破颍河上游贾鲁河防线。曾国藩因围剿不力被清廷撤免钦差大臣,李鸿章继其任。

1866年10月起,联军分为东西两军。赖文光﹑任柱继续在中原地区活动,为东捻军;张宗禹﹑张琢进入陜西联络回民起义,为西捻军。

1867年初,西捻军转战陕西后,经山西洪洞向南穿王屋山入河南济源,再向东北挺进直隶(约今河北),至保定,威胁北京。旋退入河南三河尖,最后进入山东黄河以北﹑运河以东地区,被李鸿章﹑左宗棠军包围。

1867年东捻军转战湖北,曾败淮军主力刘铭传部,但企图入川﹑陕与西捻军会合未遂。是年6月经河南进入山东,后被李鸿章淮军围困于黄河南岸﹑运河东岸﹑胶莱河西岸和六塘河北岸的地区内,突围失败,11月任柱与刘铭传战斗中遭叛遇害,主力覆没,西捻军东下救援。余部于次年1月在江苏扬州覆没,赖文光被俘并被杀。

结局

1868年1月,东捻在山东胶莱河寿光战斗全军覆没,赖文光遭俘虏后被杀;西捻进为援救东捻军,一度逼近保定、天津。7月,在山东为淮军围困于鲁西北,恰逢连日大雨,捻骑不能奔驰,西捻溃败。8月在茌平溃败,全军覆没,张宗禹渡徒骇河不知所终,一说投河而死。至此,捻军起义失败。至此捻军全部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