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警察乌雷生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乌姓展区
2005年8月2日,身着警服、头戴海蓝色贝雷帽的维和警察乌雷生,作为中国派往联合国利比里亚维和的唯一一名山东警察,圆满完成了为期一年零两个月的维和使命后,终于回到了高唐这片熟悉的土地。乌雷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高唐县公安局工作。2004年5月26日,乌雷生被派往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
利比里亚地处非洲西部,境内连年内战。长达10年的塞拉利昂战争,导致20万人死亡。战争笼罩下的利比里亚从撒哈拉以南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沦落成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到达任务区之后,维和警察们受到的冲击非常强烈。随处可见的是被烧的废墟和损毁的车辆翻倒在路边,首府蒙罗维亚市的商店,公共设施及民房等多数在战乱中被毁。街上满眼看到的都是衣衫褴褛、无家可归的难民,并不时有荷枪实弹巡逻的装甲车呼啸而过。街道两旁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潮湿、闷热空气滋生多得出奇的蚊蝇。
回忆起刚刚到达利比里亚时的情景,乌雷生说:“想起那场暴乱,枪声犹在耳边回响!”
2004年7月28日晚,蒙罗维亚爆发了穆斯林和基督教之间的暴力冲突,许多教堂被焚烧,许多房屋被点燃,许多人被打死。就在他们房前的大街上上演着一场打砸抢的现场直播:“成群的人拿着棍棒及抢到的东西呼喊着跑过,时不时发生一场激战,并不时有人受伤被抬走。突然我们楼房后面的居民区发生了石头混战,楼房也遭到了袭击,石块在天上乱飞。楼下的两家所有的窗户和门都被砸烂。虽然我们在三楼,仍有很多石块飞上来砸到窗子,并有一扇玻璃被砸烂。当时我们一直同联合国安全部门及中国警队领导保持着联系,并关注着事态发展,同时准备好了头盔和防弹背心,一旦我们成为袭击目标,就呼叫联合国安全部门急救。第二天,主席发布了全国戒严令。形势随着后来几天的发展进一步恶化,晚上外面不时传来枪声,整个国家处于瘫痪,交通停止,商店关闭。这次暴乱致使16人死亡,200多人重伤,联合国的车被砸毁5辆。整整五天,我按照指令没有离开房间半步,食品全部吃完,最后两天吃的是我带的‘蔬菜干’。”
西非传染性疾病种类较多,这里还是世界上疟疾的高发区。乌雷生说:“在我们的任务区我是第一个得疟疾的。我们刚搬到大房子不久,因为行军床太小,我睡觉时胳膊贴到了蚊帐,蚊子隔着蚊帐咬得满胳膊都是疙瘩。两天之后,我开始发高烧达40多度。尽管当时气温挺高,我还是用毛毯紧裹着身子,躺在床上发抖,战友们用布将冰块包起来,放在我的前额上进行物理降温,然后开车将我送往联合国医院。因为听说以前在东帝汶维和时两名外国队员患疟疾而牺牲在了任务区,所以当医院诊断说是疟疾的时候,警队所有同志都特别为我担心,纷纷跑去看我。医生说,如果第二天继续发高烧,就要来住院了。第二天,我体温有所下降;第三天,我的高烧奇迹般地退了,队友们总算松了一口气!”
在格林威尔市工作的共有来自四个国家的八位维和警察,他们的职责是对当地警察的执法工作进行监察和督察。当地警察每天的工作就相当于我们国内的基层派出所,负责当地的接报案及侦查,调查,社区警务工作等。
在这里,每天都要撰写情况报告,并通过部队的专线电话向总部汇报工作。电话的通话质量非常差,经常要在断断续续的情况下讲2个多小时的时间。
“日常巡逻是我们另一项每天都要做的工作。地区的路特别难走,特别是雨季,我们都曾经历过无数次陷在坑里出不来的情况。路不好,对车胎伤害很大,我经历过七八次半路换胎的情况。就在这种条件下,我的足迹遍布仙诺地区的大部分乡村!”
在利比里亚期间,乌雷生先后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维和勋章”、“联合国安全驾驶荣誉证书”,并被公安部授予“中国维和警察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