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文一
国 籍中国
职 业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教授
毕业院校西医科大学
个人简介
文一,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教授,
中国建设银行讲席教授(CCB Chair Professor),入选第三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即“千人计划”。。1982年获华西医科大学医学学士,1991年获圣母大学哲学硕士,1996年获爱荷华大学经济学博士。之后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3年)、康奈尔大学(6年)。2008年起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讲授课程包括高级宏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方向包括商业周期理论,储蓄和投资理论,货币政策。在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and Banking,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acroeconomics 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
目前担任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圣路易斯)助理副行长、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兼职教授、《宏观经济动力学》副编辑(Macroeconomic Dynamics, Associate Editor)、《经济调控与动力学杂志》副编辑(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Associate Editor),《中国经济评论》副主编(China Economic Review, co-Editor)等职。
学术期刊论文
"Hayashi meets Kiyotaki and Moore: A theory of capital adjustment costs" (with pengfei Wang),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forthcoming).
"Speculative bubbles and financial crisis" (with Pengfei Wang)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acroeconomics (forthcoming).
"OPEC's oil extracting strategy and macroeconomic (in)stability" (with Luis Aguilar-Conraria) Energy Economics (forthcoming).
"Input and output inventory dynamics"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acroeconomics October 2011, 3(4), 1-33.
"Volatility, growth, and welfare" (with Pengfei Wang)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October, 2011, 35(10), 1696-1709.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Technology Shocks" (with Pengfei Wang),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October 2011, 14(4), 705-724.
"Dynamics of externalities" (with Huabin Wu)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May/June 2011, 93(3), 187-206.
"Can rising housing prices explain China's high household saving rate?"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March/April 2011, 93(2) 67-88.
“RBC模型中的整体不确定性的一个远离稳态的分析,”(合作者:Tarek Coury),国际理论经济学,2009五月,5(1),49-60页。
“对石油依赖和经济不稳定性的说明,”(合作者:Luis Conraria),宏观经济动力学,2008年11月,12(5),717-723页
“不完全竞争和总产出的构成,”(合作者:王鹏飞),理论经济学,2008年11月,143(1),519-540页
“通胀动力学的跨国分析”(合作者:王鹏飞),货币经济学,2007年10月,54(7),2004-2031页
“联邦基金利率有何独特之处?来自频谱分析的证据,”(合作者:卢西奥萨尔诺,丹尼尔桑顿),牛津经济和统计通报,2007年4月,69(2),293-319页
“生产和库存资本的行为,”经济与财经杂志,2007年5月,8(1)87-104页
“由节俭性储蓄和生产力决定的利率测度”,经济与财经杂志,2007年5月,8(1),159-187页
“统一工作时间:结构性失业的罪魁祸首”,(合作者:刘浩民,朱立劲)经济与财经杂志 8(1),2007年5月,111-136页
“格兰杰因果关系和商业周期一般均衡理论,”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季刊 89(3),2007年5月,195-205页
“解读石油危机对经济的重大负面影响,”(合作者:Luis Conraria)货币信贷银行杂志39(4),2007年6月,925-44页
“需求的力量:理解跨国经济周期,”经济调控与动力学杂志,31(1),2007年1月,1-23页
“再论粘性价格和总产量的持续性波动”(合作者:王鹏飞)经济调控与动力学杂志,2006年12月,30(12),2533-52页
“需求冲击和经济波动”,经济通信 第90期,2006年,378-383
“解释存货周期,”货币经济学 52, 2005年,1533-1555页
“内生货币还是刚性价格?对货币非中性和通货膨胀的解释,” (合作者:王鹏飞)经济调控与动力学杂志29(8),2005年,1361-1383页
“什么可以解释生产力的顺周期波动?”宏观经济学进展 4(1), 2004年,第五篇。
“不确定性,总需求,与经济周期,”(合作者:Jess Benhabib)货币经济学 51, 2004年,503-530页
“圣诞节消费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宏观经济学 49, 2002年,1289-1314页
“经济周期的时域与频域联合分布分析,”(合作者:Sharif Rahan, 曾兵)计算科学讲座 2252, 2001年,347-358页
“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 经济与财经杂志2, 2001年11月,437-444页。
“自我实现的理性预期与经济周期,” 经济调控与动力学杂志25, 2001年,1221-1240页
“一个广义的脉冲反应方程估测法,”经济通信 73, 2001年,367-374页
“一个简单的非线性滤波器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合作者:曾兵)经济通信 64, 1999年, 151-160页。
“不确定性,动态调节成本,和经济周期,”经济通信 59, 1998年, 213-216页。
“投资周期理论,” 经济调控与动力学杂志22, 1998年,1139-1165页。
“实商业周期模型能够通过Watson检验码?”货币经济学 42, 1998年, 185-230页。
“资本利用率与规模效应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理论经济学 81, 1998年, 7-36页。
非学术期刊文章
“为何中国人不买更多的美国商品?”美联储(圣路易斯)国际经济趋势月报,2010年7月。
“为什么老百姓不喜欢通胀?” 美联储(圣路易斯)货币趋势月报,2010年6月。
“经济增长与全球性储蓄过剩,” 美联储(圣路易斯)国际经济趋势月报,2010年5月。
“货币供给、信贷膨胀、与房地产泡沫,” 美联储(圣路易斯)货币趋势月报,2010年3月。
“货币政策能够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吗?” 美联储(圣路易斯)货币趋势月报,2009年5月。
“为什么中国家庭的储蓄率如此之高?”(合作者: Luke M. Shimek)美联储(圣路易斯)国际经济趋势月报,2008年8月。
“石油冲击与价格稳定性,” (合作者:Luke M. Shimek)美联储(圣路易斯)货币趋势月报,2007年12月。
“美国的消费繁荣与贸易赤字,” (合作者:Luke M. Shimek)美联储(圣路易斯)国民经济趋势月报,2007年12月。
“货币数量学说,” 美联储(圣路易斯)货币趋势月报,2006年11月。
“季节性周期与一般经济周期的关系,” 美联储(圣路易斯)国民经济趋势月报,200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