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田姓网 > 田氏名人 田氏名人

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田姓展区

田沁鑫,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亚洲当代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新锐导演之一。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副主任。杭州文广集团艺术总监。上海文广集团艺术基金会委员。

 

自幼有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又曾在英国、日本等地游学,广受国外现代艺术影响,涉猎戏剧、影视、音乐、绘画和广告等跨域文化。

 

她的作品是对中国传统题材和世界名著的全新探索,是对现当代社会话题的敏感捕捉。以当代艺术观念和东方美学相融合的舞台呈现,强调肢体表达和诗化语言融合的表演。她所刻画的复杂的时空结构,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对国际戏剧领域亦有深远影响。

人物简介.

田沁鑫自幼有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又曾在英国、日本等地游学,广受国外现代艺术影响,涉猎戏剧、影视、音乐、绘画、广告等跨域文化,是不可多得的综合性艺术人才。主要舞台剧作品均为编导合一,尤其关注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文化风格和艺术特质。

 

他的作品是对中国传统题材和世界名著的全新探索,是对现当代社会话题的敏感捕捉。他以当代艺术观念和东方美学相融合的舞台呈现,强调肢体表达和诗化语言融合的表演。他所刻画的复杂的时空结构,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对国际戏剧领域亦有深远影响。

 

导演历程.199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

 

1997年导演话剧《断腕》;

田沁鑫

1998年导演小剧场话剧《驿站桃花》;

 

1999年编剧、导演话剧《生死场》(原中央实验话剧院);

 

2001年编剧、导演《狂飙》(原中央实验话剧院)

 

2002年导演音乐剧场《迷歌》

 

2003年编剧、导演话剧《赵氏孤儿》(中国国家话剧院)

 

2003年出版剧作自选集《我做戏,因为我悲伤》(作家出版社(blog))

 

2004年编剧、导演话剧 《生活秀》

 

2004年韩语版《生死场》在汉城上演

 

2005年编剧、导演《赵平同学》

 

2006年韩语版话剧《赵氏孤儿》在首尔上演

 

2006年导演 昆曲《1699·桃花扇》

 

2011年导演 《夜店之天生绝配》

 

2014年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主演:殷桃、李光洁)[1]

 

2014年话剧《山楂树之恋》(主演:小彩旗、韩东君、艾佳、王欣如)

 

代表作品.话剧作品

 

田沁鑫《生死场》、《狂飙》、《赵氏孤儿》、《红玫瑰与白玫瑰》、《明——明朝那些事儿》、《断腕》、《驿站桃花》、《赵平同学》等。

 

音乐剧场《迷哥》

 

音乐剧《白头叶猴》

 

京剧作品

 

《宰相刘罗锅》《关圣》

 

昆曲作品

 

《一六九九·桃花扇》

 

越剧作品

 

《结发夫妻》

 

电视剧作品

 

《生死桥》

 

著作作品

 

《我做戏,因为我悲伤》(作家出版社2003)、《田沁鑫的戏剧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田沁鑫的戏剧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等。

 

.折叠 编辑本段 所获荣誉.

田沁鑫1999年,编剧、导演话剧《生死场》(原中央实验话剧院),成为1999年轰动中国剧坛的力作。

 

获50周年中直院团优秀剧目评比优秀剧目、优秀编剧、优秀导演奖。

 

2000年,获得中国艺术最高奖文华大奖并获文华编剧、导演奖。获得中国第六届艺术节金奖。戏剧文学奖最高奖曹禺文学奖。

 

与林兆华合作导演连台本贺岁京剧《宰相刘罗锅》(一、二本)获第六届艺术节金奖。

 

2006年,入选第三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

 

2010年12月21日,获得2010BQ红人榜年度话剧艺术红人奖。[2]

 

人物评价.

田沁鑫在戏剧圈里,田沁鑫以解读经典而闻名,她的成名作话剧《生死场》,就是据女作家萧红的几部作品创作的。剧作鲜明的地域特色、独特的肢体语言,令人耳目一新。之后的《赵氏孤儿》、《1699桃花扇》、《红玫瑰与白玫瑰》,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和舞台呈现。

 

谈到《红玫瑰与白玫瑰》,田沁鑫说,她很早就看过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感觉影片在某种程度上误读了张爱玲,有些拘谨。张爱玲曾经说过,希望改编她作品的人,给她的人物“吹一口气”,让他们活起来,田沁鑫很想在舞台上帮张爱玲吹这一口气。于是,她从张爱玲的《金锁记》、《倾城之恋》、《小艾》等六部作品以及《张爱玲散文集》中,找了很多素材。因而,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并不是一部阴郁的文艺戏,而具有黑色幽默的色彩,在笑声背后让人们品味出生活的残酷和真实。

 

十几年的实践下来,田沁鑫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得到了专家、观众和市场的认可。“我一直在坚持排演一些中国的经典作品,这些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瑰宝,也是能通过舞台上的立体呈现传递给观众的。

 

文化不是单纯的知识掌握,它是一种活法儿。我的话剧是以情感为纽带,勾连起观众情感的。戏剧的内容必须是有品质的,形式则应该不拘一格、多种多样。我在创作过程中,会使用快速的节奏,用一些观众可感可知的表现形式,让观众在看戏的时候不会觉得距离遥远,不会觉得无趣,这样更容易让年轻一代认同我们的文化传承。”田沁鑫说。

 

谈到当下中国的话剧创作,田沁鑫认为,当下话剧创作主要是依靠两方面力量完成,一方面是作家自发创作,资金多是来自民间的商业支持。商业推广力度虽然很大,但是文化品质、艺术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是政府委约作家进行创作,作品形态比较完整、宏大,虽然宣传踊跃,但商业推广力度不够。“作为一名导演,不能盲目迎合观众”,田沁鑫说:

 

“我坚持表达有戏剧品质的作品,我做《生死场》、《赵氏孤儿》、《四世同堂》等戏剧,其实创作理念一直就是一个——做能给世界人看的作品。跟我合作过的投资方或者演出商,会尊重我对戏剧品质的要求。

 

反过来讲,也正是因为他们认可我对戏剧品质的要求,也看到了我对市场的号召力,所以才愿意支持我的作品。创作者和投资方应该认识到自己在推进社会文化繁荣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多参与到有品质的话剧创作中来。”

 

目前,田沁鑫正在执导话剧《四世同堂》。老舍的这部作品是首次搬上话剧舞台。田沁鑫会如何演绎这部经典,人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