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唐姓网 > 唐氏名人 唐氏名人

哲学家唐君毅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唐姓展区
唐君毅,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庭训,接受过良好的旧学教育。曾就读于中俄大学、北京大学、毕业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哲学系。青年时代颇受梁启超、梁漱溟、熊十力学术的影响。曾任教于华西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任过江南大学教务长。

其先世籍广东五华,为客家,七世祖始由粤移川,以糖工起家置田产。到了他祖父一代才开始读书,成为所谓耕读之家。他的父亲为前清秀才,后曾赴南京支那内学院从欧阳竟无先生学佛,并著有《孟子大义》一书。他的母亲也有相当的学养,留世有纯朴情真的《思复堂遗诗》。

学习经历  

在这样一个充满了传统礼教气氛之家庭的涵育下,唐君毅从小就培养了对古人深深的尊敬和“厚道的心情”。下川南(岷江流域)敦厚朴实的民风和“东去江声流洞泊,南来山色莽苍苍”的金沙江景大凉山色,更陶冶了他宽厚笃实的性格(参其《怀乡记》)。唐君毅的少年时代基本上是在成都和重庆两地度过的。十七岁那年,他考上了北京大学,不久即转入南京中央大学哲学系,受业于方东美、汤用彤诸先生,并曾听熊十力先生讲“新唯识论”,而得忝列门墙。

人物履历  

1932年,唐君毅由中央大学毕业后,先返成都教中学,不久即回到母校任助教,抗战爆发后,人川转任华西大学讲师,不久再赴重庆,任中央大学讲师,至1944年升为教授,并兼哲学系主任,一直到1949年,这期间,他还曾短期兼任过华西大学、金陵大学教授和无锡江南大学教务长。

1949年春,应广州华侨大学之聘南下,但因时局动荡,没有多久便离穗赴港。唐君毅到香港后,与钱穆、张丕介等共同创办新亚书院,受聘为新亚书院教授。除担任书院主要课程外,还兼任教务长一职。

1950年,倡设并亲自主持了新亚学术文化讲座,邀请著名学者主讲,历时五年,共一百三十九次,使新亚名声鹤起,为海外学人所推重。

1957年后,唐君毅曾多次应邀前往美国、日本、南朝鲜及欧洲各国参加学术会议或作专门学术演讲。

1958年元旦,由他负责起草,并与张君劢、牟宗三、徐复观等联合署名,发表了被称为海外当代新儒家思想纲领的《中国文化宣言》。

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新亚书院成为其成员之一,唐君毅受聘为哲学系讲座教授,兼任系务委员会主席,并被选为中文大学第一任文学院院长。后因中文大学与新亚书院的办学方针及教育理想大异其趣,新亚研究所遂脱离中大而独立,唐君毅受聘为所长。

1974年,唐氏由中文大学退休,专任新亚研究所所长一职。

1975年,应台湾大学之请,任台大哲学系客座教授一年。

1976年,因肺癌大手术后,体更衰耗,于1978年2月病逝于九龙浸会医院,隔月,葬于台湾省台北市观音山朝阳墓园。

情怀  

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园,矗立着唐君毅的铜像。他是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人。他桃李满天下,香港、台湾、美国等地区和国家有以他名字命名的研究所、刊物;他的名字、事迹收进《中国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他是从金沙江畔走出去的“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学一代宗师”,南京中央大学、台湾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知名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首任文学院长。

感谢骆为荣先生,邀请我参加了宜宾“纪念唐君毅诞辰100周年书画展”。从参加“书画展”中外艺术家敬仰的目光,从厚重朴实的《唐君毅故园文化》杂志,我仿佛看到儒雅、博学、亲切的唐先生向我走来。

人物生平  

人物简介

唐君毅1909年1月7日生于四川宜宾县普安乡周坝村,他聪慧好学,勤劳、仁爱、坚毅的川南民风、金沙江雄奇壮丽的山水给了他灵气;博览群书,遍历名山大川,给了他开阔的视野。他师从梁启超、熊十力、金岳霖等名师,也学习西方的歌德、黑格尔,学贯中西。21岁就在四川大学讲西方哲学,30岁成为南京中央大学名师。

他生长于动乱年代,母亲陈卓仙是一位贤母和诗人,她写的“松扉静掩天寥阔,时有书声出院墙”,正是他幼年好学生活的写照。

文笔抗日

我原以为他一定是位严肃有加、情趣不足的人。但我错了。穿越历史时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唐先生向我走来——在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烧杀抢夺、祖国母亲心在滴血的时候,中华热血儿女有的用枪战斗,有的用笔战斗。唐君毅和朋友们出资创办《重光月刊》《理想与文化》杂志,在日本人宣传用“武士道精神”取代“中华文化”时,他出版《道德自我之建设》,宣称武士道精神决不可能战胜中华文化。

人物父母

父母是人生最早的老师。唐君毅父亲唐迪风耿介淡泊,是华人皆知奇书《厚黑书》首序作者,对唐君毅从小教之以中国传统礼仪,每当经过诸葛武侯祠、杜甫草堂或老子像前,都要嘱咐唐君毅恭敬行礼。成年的唐君毅胸怀宽广、淡泊名利。当时的教育部决定对他的著作《道德自我之建设》授予一等奖,事先征求他的意见,并告诉他评委会对此书评价很高;当他得知二等奖是昔日他之老师,他提出只有互换名次,他才接受。评委会尊重了他的意见。这决不是封建之道,而是他对老师的尊重,对学术公忠的无私之心。

同事朋友  

周埔成是唐君毅的同事,抗战时期他们同在成都,生活都很清贫。一天,一家出版社忽然来信约周埔成写一本《哲学大纲》,周很快交稿。后来周从旁得知,这本书出版社原本是约唐君毅写的,也许唐家的生活比周家还困难,但唐君毅把这个可以挣一些生活费的机会让给了朋友。周得知真相,说不出地感动和感慨。

学生评价  

在香港中文大学学生眼中,这位说着“宜宾普通话”的先生,说话温暖、和蔼,关心学生。男儿有泪不轻弹。唐先生几次落泪,都令人动容——还是在抗战时期,在重庆,朋友告诉唐先生:印度的甘地去世了。唐先生大叫一声“呀”,脸色大变,并用脚重重击地,泪如雨下。甘地对英国侵略者展开“不合作运动”,是一个民族能抬起头来的时刻,一个普通人所能行使的正义行动。中华民族同是被列强欺凌、苦难深重的民族,所以唐先生同情、赞美甘地。甘地是一个为了民族生存不惜牺牲一切的人;甘地死了,唐先生悲伤落泪,他也在为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的命运落泪。同样在抗战时期,唐先生和朋友一起去重庆北碚勉红书院看望恩师熊十力先生,熊先生谈到他小时候在乡下受气、谈到中华民族苦难的命运,那时熊十力和唐君毅师生都满脸是泪。清贫而有气节的知识分子,他们有真知识、真生活、真人格,他们正视个人和民族的苦难,为民族的苦难流泪,更愿意为民族、为理想抗争。

在香港中文大学,唐君毅坚决要求用汉英双语教学。他对学生深情地说:“你们不仅要做香港人,还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顶天立地的世界人。”

当香港记者问他如何看待对股市的狂热、弥漫社会的贪婪、浮夸风气时,唐君毅说:“大家热衷暴利不是好现象,人人抱侥幸心理,只在利欲场打滚,人与人的关系、亲情甚至社会秩序都会受到损害。”

评价  

大师的家乡,依旧江水涛涛、山岳雄奇、满眼青翠。透过那五彩霞光,我分明看见一个年轻帅气的书生,从这里大步走向山外。他生逢乱世而不失赤子之心,一双聪慧的眼睛,清澈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