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索姓网 > 索氏名人 索氏名人

名医之索延昌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索姓展区
简要介绍:索延昌(1918—2000年),满族,1937年毕业于施今墨先生创办的华北国医学院,知名中医学家,为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和施今墨学术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中文名 索延昌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满族 职    业 医生

目录

1 索延昌《虚证论》目录

60多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中,索延昌先生勤求古训,精心研究,在内科疾病诊治中,尤其是对脾胃、肝胆等病证的治疗,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胃肠病治疗中,他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病,提出在临床辨证常规分型以外,应加强清热杀菌的观点。用药上,采用了有杀菌功效的生槟榔等药味,使临床有效率达到90%以上。在多年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实践中,他总结出“痰火”是发病的重要病因,治疗中应以降低血脂为主,酌情辅以活血通络药物,也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索老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被誉为京城名医“六君子”之一,还被农工民主党中央评选为“全国两个文明建设模范”。

在临床实践的同时,索先生还致力于中医理论的研究,他针对古代医学中“脾阴”学说论述较少的不足,提出了在胃阳、胃阴、脾阳、脾阴等方面应辨证区别用药的论点,并根据自己对胃肠病、肝胆病的治疗经验以及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先后出版了《虚证论》和《新脾胃论》这两部学术专著。索先生的学术专著受到中医界的专家的高度评价。著名中医学家关幼波在为《虚证论》写的序言中指出,《虚证论》继承和发扬前人的中医理论,提出了百病乘虚而入,虚者正气必损,故须扶正以祛邪,驱邪以安正的论点。《虚证论》一书是继明代中医治虚专著《理虚元鉴》之后,更进一步对虚证进行深入探讨和全面论述的著作。索先生的《虚证论》和《新脾胃论》都已被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收藏。

在对近代中医学家业绩的整理和研究中,索先生对清末宫廷御医的情况给予了特殊的关注。他不仅在《京城国医谱》一书中介绍了10位知名御医的生平业绩,而且还专门撰写了介绍清末御医的文章,在有关杂志上发表。这些御医辛亥革命后在民间开业行医,对近代中医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索先生对于清末御医生平业绩的搜集整理工作,为后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索延昌《虚证论》目录  

总论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阳虚

第二章 阴虚

第三章 气虚

第四章 血虚

第五章 血虚

第六章 虚热

第七章 虚寒

第八章 阳虚自汗

第九章 阴虚盗汗

第十章 厥逆

各论

第二篇 心虚论

第一章 心气虚

第二章 心阳虚(胸痹)

第三章 心阴虚

第四章 心血虚

第五章 心阴心阳两虚

第六章 心脾两虚

第七章 中风(脑血管意外)

第八章 小肠虚

第三篇 肝虚论

第一章 肝气虚

第二章 肝血虚(肝硬化)

第三章 肝阳虚(膨胀)

第四章 肝阴虚证

第五章 水不涵木浮阳上越

第六章 胆虚不眠症

第四篇 脾虚论

第一章 脾阳虚

第二章 脾阴虚

第三章 脾胃虚寒

第四章 胃经虚热

第五章 湿伤脾胃

第六章 湿困脾阳(阴黄证)

第七章 脾虚久泻

第八章 脾肾虚寒(五更泻)

第九章 食伤脾胃

第十章 中气下陷

第五篇 肺虚论

第一章 肺气虚

第二章 肺虚感寒

第三章 肺阴虚

……

第六篇 肾虚论

第七篇 男虚论

第八篇 女虚论

第九篇 儿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