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孙姓网 > 孙氏名人 孙氏名人

孙氏名人-名臣孙嘉淦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孙姓展区
孙嘉淦(1683-1753年),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赐谥文定,山西兴县人,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康乾之际的敢言直谏的名臣。前人评价说,“嘉淦初为直臣,其后出将入相,功业赫奕,而学问文章亦高,山西清代名臣,实以嘉淦为第一人”。

孙嘉淦家境贫寒,且耕且读,于康熙五十二年中进士,自此踏入仕途。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皆受到三朝皇上的赏识与重用。历任学政、盐务、河工等要差,官至工、刑二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康熙时期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二月十七日巳时,孙嘉淦出生在兴县城北关一个书香世家,行三。父孙天绣,母原氏。伯兄正淦,忠兄鸿淦,弟扬淦。

康熙五十二年,孙嘉淦中进士,时年30岁。值得一提的是,孙嘉淦亲兄弟三人都是进士。一门三进士的荣耀在兴县至今还被人称道。但是孙嘉淦在康熙朝中9年仕途生涯,一直没有什么值得入载史册的事。

雍正时期

《三习一弊疏》奏章雍正初即位时,命大臣们上疏言事,孙嘉淦上疏陈述了三件事:请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因为雍正帝继位有许多舆论说他是篡逆夺取的,孙的上疏有“请亲骨肉”之语,颇有影射之嫌,故十分恼怒,便将他的疏文出示诸大臣,并说:“翰林院乃容此狂生耶?”孙的好友大学士朱轼听后,慢慢地说道:“孙嘉淦确实狂妄,但臣却佩服他的胆量。”雍正帝沉默半晌即笑着说道:“朕也同样佩服他的胆量!”故没有对孙加罪。

此事过后,孙嘉淦名声鹊起。但随后,不能释怀的雍正还是抓了孙嘉淦的一个过失,交刑部议处。刑部的负责人领会上意,说,按律当斩。雍正作为一个明君这时候体现了高明的政治手腕,对孙嘉淦加恩免死,说这个人性气不好,我不待见,但是他出了名的不要钱,念在还有这么个长处,“著在银库行走”。孙嘉淦在国库临时打杂的差事结束后,又被委任为河东盐政。在别人眼里,这也是个肥差。能得此官,和孙嘉淦不爱财也有莫大关系。

乾隆时期

乾隆继位后,相中了敢言直谏的孙嘉淦,擢升他为左都御史,兼吏部侍郎,专管监察。孙嘉淦也不含糊,很快给皇帝上了篇绝代谏论《三习一弊疏》。

“三习一弊”的大意是:“人君耳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心习于所是,则喜从而恶违”,这三种习惯形成后,那就会产生喜小人而厌君子的弊病,希望皇帝您应该“予除三习,永杜一弊”,可不要自以为是。《三习一弊疏》着眼之高,恰恰适合于做皇帝的人看,抨击之广则直指人性的普遍弱点,语言之美足以令人拍案惊奇,但其笔锋之利让所针对的人读来难免汗流浃背,坐卧不安。好在乾隆帝看了之后挺喜欢,表示采纳,而且因此又升了孙嘉淦的官,让他做刑部尚书,并“总理国子监事”。

清廷前期一百多年间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乾隆在康熙奠定基业的基础上,成就六十年雄图伟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孙嘉淦在其执政初年,力主根除“三习一弊”的修心养性法,当使乾隆受益不小,成为众多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