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冉姓网 > 冉氏名人 冉氏名人

中共秀山县委书记冉海光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冉姓展区
简要介绍:冉海光,男,土家族,生于1929年9月,初中文化,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小坝乡人、1973年7月至1981年6月任中共秀山县委书记,1981年6月至1990年任中共酉阳县委书记、县委顾问。

中文名冉海光  

民    族土家族  

出生日期1929年9月  

性    别男  

个人简历  

编辑 冉海光,男,土家族,生于1929年9月,初中文化,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小坝乡人、1973年7月至1981年6月任中共秀山县委书记。

主要经历  

编辑 冉海光1950年1月参加工作。

1950年至1951年先后任酉阳地委农会干事、黔江县五里乡土改工作队副队长、秀山县高秀乡土改工作队队长。

195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1年至1958年先后任秀山县龙凤区团委书记、副区长、区长、区委书记,其间在四川省初级党校毕业。

1959年至1969年先后任中共秀山县委调研室主任、县委常委兼龙凤区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其间在四川省中级党校毕业。

1964年至1965年参加涪陵地区社教工作团,先后任涪陵县李渡区大山乡工作队队长、垫江县社教工作团机关分团团长、新民区工作团团长,后回秀山任中共秀山县委副书记主持县委工作。

1971年至1973年先后任秀山县科委副主任、县生产指挥组组长,其间参加省军区、省革委组织的地县级领导干部学习班学习。

1973年7月至1981年6月任中共秀山县委书记、县人武部第一政委、县革委主任、涪陵地委委员等职。曾被选为省党代会两届党代表。

1981年6月至1990年任中共酉阳县委书记、县委顾问。

冉海光在秀山工作长达整整三十年,参加和经历了秀山的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恢复国民经济、“大跃进”运动、六十年代初期的国民经济调整、社教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初期等重大事件和政治运动。他经历了秀山解放后三十年的各个历史时期。参加秀山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秀山人民风雨同舟、艰苦创业、走过了坎坷不平的漫长的道路。  

人物评价  

 他任县委书记8年,是秀山历史上任职最长的县委书记之一。之前长期担任区委书记,长期在基层工作。他政治立场坚定,党性原则性强,敢于斗争,敢于讲真话,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的事业鞠躬尽瘁,忠心耿耿。他工作能力很强,经验丰富,善于处理解决复杂的局面和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作风扎实,生活朴素。他徒步走遍了秀山的山山水水,社队村寨,哪里有困难有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群众称他为“草鞋书记”“农民书记”。他长期在基层蹲点,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他身处困境,遭无辜的批判斗争,身心受到摧残,但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和恩怨,不怕冲击,仍然坚持工作,坚守领导岗位。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他不生搬硬套外地“改土”、“砌坡坎”的作法,不搞形式主义,因而与上级某领导发生了“改土”与“搞水”的争执,受到批评。他根据秀山的实际情况,抓住水利建设不放,只有解决了水的问题,秀山农村的粮食稳产高产才有希望。实践证明,他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秀山实际的。

冉海光在秀山工作三十年,最突出的政绩是他带领秀山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兴水利建设。先后修建了孝溪水库,平江大堰、钟灵水库、帅家水库、龙川大堰等众多水利工程,为秀山农业的旱涝保收、连年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使秀山人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至今仍受到老百姓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