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强姓网 > 强氏名人 强氏名人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强小科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强姓展区
强小科,男,1969年出生,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中文名强小科  

国    籍中国  

出生日期1969年  

性    别男  

强小科,男,1969年出生,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生代地质与环境变化研究。1993年和1996年在长春地质学院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学位;2001年初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主持、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子课题,国家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子课题等研究。具体负责实施了环境磁学实验室的更新改造,引进了长岩芯超导磁力仪等先进仪器,建成国内一流的环境磁学实验室,并使之良好运行。近期主要从事新生代地质与环境变化研究。先后在黄土高原、滇西等地进行晚新生代以来风尘堆积、河湖相沉积的磁性地层学、环境磁学及其古气候意义,晚新生代以来环境变化及其对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化的响应等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的前身是1985年建立的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于1999年经国务院中编办和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并整体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研究所从以黄土和东亚季风变迁为主的研究,发展为以大陆环境为特色的多元化综合研究。在“东亚环境变迁的季风控制论”、“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气候突变事件”、“宇宙成因核素环境示踪”、“树轮气候学”、“粉尘与黑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古气候模拟”等国际地学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根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设有5个研究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有职工11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2人,研究员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4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4人,客座及其他流动人员88人。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历史沿革

1985年3月,中科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正式建立。第一任研究室主任由刘东生院士担任,安芷生先生任副主任。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中科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抽调8名科研人员,加上外单位科研和行政人员7人共15人组成。

1987年8月,中科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被中国科学院正式批准为开放实验室,实现了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自搬迁到西安后的第一步跨越。

1993年3月,受国家计委委托,中国科学院对该室进行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论证。中科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任主任是安芷生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是丁国瑜院士。从中科院开放实验室进入到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第二步跨越。

1999年,中科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升格为地球环境研究所,并于1999年5月整体进入创新工程试点,研究所名誉所长是刘东生院士,第一任所长由安芷生院士担任。这是该所历史上的第三次跨跃。

2002年8月-2006年7月,郭正堂研究员为第2任所长。按照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的要求,研究所创新岗位增加到80个,在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87人,在此期间,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和科技部的支持下,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共建了“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实验室。

2006年8月至今,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试行轮值所长负责制,第一任执行所长为周卫健(女)研究员(第3任所长),副所长为刘禹研究员、刘晓东研究员、曹军骥研究员。新一届所行政班子,努力实现从“过去全球变化研究”到“过去与现代相结合的全球变化研究”的转变;实现“从季风环境到季风-干旱环境”乃至“区域与全球变化研究相结合”的转变;实现“从自然过程到自然与人类相互作用过程”的转变,将科研布局整合为当前的4个研究室:古环境研究室、现代环境研究室、粉尘与环境研究室和加速器质谱中心,争取把研究所建设成为国际高水平的大陆环境科学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