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乔姓网 > 乔氏名人 乔氏名人

乔羽(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乔姓展区
简要介绍:乔羽(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1927年11月16日出生于山东济宁。中共党员。1948年毕业于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

中文名乔羽  

别    名乔老爷,乔庆宝

  国    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济宁  

出生日期1927.11.16  

毕业院校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  

代表作品《让我们荡起双桨》《难忘今宵》等  

  

个人履历  

幼时家庭生活拮据,靠哥哥做店员维持生活。高中期间当过小学教员。1946年初入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学习,开始在报刊发表诗歌和小说,还写过秧歌剧。1948年华北联合大学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调入华大三部创作室,开始专业创作。

2010年4月9日,担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名誉会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早年经历  

1946年杏花盛开的时节,十九岁的乔羽因贫穷和战乱,告别正在就读的中西中学(现济宁一中前身),经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引荐,秘密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就读。

1948年毕业于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1948年华北联大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乔羽被调入华大三部创作室,开始专业创作。

最早的成名作  

这个时期的乔羽对哲学、政治、经济学颇感兴趣。这时,他从学校里被抽出来深入农村参与土改工作,写出了十二万字的《党尔砦土改经验调查报告》。土改工作团团长王任重对这篇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文笔漂亮的调查报告赞不绝口,下令立即把乔羽调到冀南区政策研究室。然而,王任重的命令,最终却因中共中央的“这批学生谁也不能动,留等解放全中国统一使用”的命令化为泡影。这篇调查报告被当时的《冀南日报》加版转载,对推动当地的土改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竟成了乔羽最早的“成名作”。这年乔羽二十岁。

创作故事多  

说到乔羽老先生的词,其间的故事一抓一箩筐。最有趣的当数《难忘今宵》。乔老说,当年写作这首歌词,

  前后用了两小时。那是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排练现场,当时总导演黄一鹤突然觉得缺少一首与整台晚会相映衬的歌曲,于是匆匆地来到乔羽办公室,开口便直接要歌词,“你马上给我写首歌词,春节晚会上要用。”乔羽当时很吃惊,“你说‘马上’,什么概念?”“就是现在,我坐在这里等,写好就拿走!”乔羽眼见总导演急得不行,但是又无法当场写就,于是让导演先回,答应早上5点一定交稿。但是送走导演已是凌晨3点,而且事情来得太急,导演连要写什么内容也没有交待。这时,乔羽已经顾不及询问,他联想当时的晚会,大年三十家家团圆,人人都有美好的祝福,这应该是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灵感骤来,疾如春雨。乔羽马上动笔,挥毫立就,“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大地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歌词情感深厚,道出了除夕夜所有中国人的心声。两小时内一气呵成,早晨5点,这首词准时交到导演手中。

耗时最长的一首歌词是《思念》,乔羽从萌动写作念头到构思、完成,用了整整26年。1963年初夏的一天,乔羽从蹲点的邢台地区沙河县回到北京垂杨柳的家里,他走进卧室,打开窗户,倏地,凉荫荫的空气伴着一只蝴蝶轻柔而欢快地漫游进来。乔羽一下呆住了,不敢动,也不敢收拾东西,生怕惊动了这个轻盈飘动的小精灵。他紧紧地盯住那只扑闪着金黄色翅膀的蝴蝶,看它围墙绕了六圈,又从窗口飞出。乔羽一直目送着它消失在阳光闪烁的美丽田野里,一种圣洁感充溢在心头,把沉淀在心底的甜酸苦辣全部翻腾了起来,一种突然而至,久已积蓄的情感涌流,强烈地撞击他的心灵。但这次“奇遇”乔羽并没让它立即进入“创作”,而是捂进心中“瓶底”,像陈年老酒,一搁就是二十多年。直到198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乔羽才和作曲家谷建芬合作,让毛阿敏唱响了它。这是乔羽上千首歌词创作中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首。

《我的祖国》  

电影《上甘岭》主题歌《我的祖国》,是乔羽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歌词写于1956年夏天。

  乔羽写作时,给这首歌定名为《一条大河》,发表时被编辑改成《我的祖国》。《我的祖国》的词曲创作任务完成之后,长春电影制片厂请了当时一批国内擅长唱民歌的歌唱家们试唱,结果都不尽人意。乔羽忽然想到并提出:“怎么不请郭兰英来?”郭兰英来了,一唱,在场的人都拍手叫好。录音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的。那时,人们基本上没有版权意识。电影还没出来,电台便向全国播放了这支歌。迅速地,城乡处处都回荡起了“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于是一个历史事实形成了:最先唱响“一条大河”的是郭兰英,最先播放这支歌的不是电影而是电台。

与“三”结缘  

乔羽这一生有三个名字。第一个名字叫乔庆宝,爹妈起的,用了十八年,直到参加革命,他才自作主张,改名乔羽,这是他的第二个名字。第三个名字叫“乔老爷”,这在中国歌词界、文艺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用乔羽自己的话说:周总理都叫我乔老爷。

说起来挺有趣儿,乔羽这一生不但有三个名字,他还有三个故乡:第一故乡,山东济宁,这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他在这里生活了十八年。第二个故乡,太行山。这是他参加革命,就读当时北方大学的地方,解放前后,他在这里住过六年。第三个故乡,北京。解放后,他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工作在这里。 不仅如此,乔羽从事创作以来,已作过上千首歌词,有位评论家说乔羽作了三大国唱:一是《让我们荡起双桨》,这是写给少年儿童的;二是《最美不过夕阳红》,这是写给老年人的;三是《我的祖国》,这是写给所有中国人的。因此他共有三个头衔:剧作家,他写过三个有名的剧本:《果园姐妹》《刘三姐》《杨开慧》;词作家,他写了一千零三首歌词;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他在这个位置上工作了十三年。如此说来,乔老爷的一生的确是与三有着不解之缘。

晚年心事  

现在乔老已88岁高寿。2005年是他与夫人佟琦的金婚纪念。夫妻俩一路走来,懂得了相互忍让、相互扶助,婚姻幸福美满。晚年时,大家尊敬地称乔羽为“词坛泰斗”“词坛不老松”等,但是乔老对此付之一笑,当学生称他为“音乐文学界的泰斗”时,乔先生认真地说:“我反对泰斗的说法。泰斗是那些永远明亮的,指引方向的。而我只是一个歌词作者罢了。现在一些报刊上动不动就称人是‘著名的’,然后就是大师、泰斗。这是一种浮躁的社会现象。没有人会说‘著名的鲁迅’,我们只说鲁迅先生就可以了。曹雪芹写了《红楼梦》,不用说他著名,因为一提起他的名字人们就会肃然起敬。毛泽东就说:中国除了地大物博,还有一部《红楼梦》。这就够了。”

乔老笑对功名,淡泊利禄,乐观豁达。他平常爱啜几口酒,抽几口烟,也爱广交朋友。他把一天的时间划分为两段,上午闭门写作,谢绝来客来访。一旦投入写作

  ,任何电话不接,任何人也不理睬,足见创作态度之认真。下午时间自由安排,或接待造访者,或找老朋友聊天,再或散散步。平日里喜欢钓鱼。他说,尤其喜欢雨中垂钓。知足常乐,随遇而安。

从他那儿,你可以领悟:许多原不曾经意的东西,原来有那么多学问;原来心灵真的可以不为浮名和积习所累,许多艰辛只需当时看开,以后便可作为谈资和玩笑。

这一切,用乔老的歌词形容最好不过:“青山在,人未老”。

周总理也叫我“乔老爷”

在中国音乐文学学会黄山太平湖年会期间,笔者以特派记者和会议代表的双重身份专访了乔羽先生。我惊讶地发现会场内外来自全国各地的词坛名家们均一口一声“乔老爷”向他打招呼,有的甚至就直呼他“老爷”,他居然也答应得那么自然那么高兴,于是就把这个称呼趣闻定为采访的第一问题,乔羽答道:“这个称呼可谓历史悠久啦,那还是60年代电影《乔老爷上轿》轰动影坛的时候,一群圈内人发现我的音容笑貌酷似剧中人乔老爷,再加上我刚好也姓乔,于是赐给我‘乔老爷’的称呼,一传十、十传百,天长日久就这么叫起来了。”有一次邓颖超同志接见文艺界的朋友们,见面后一一握手寒暄,当握到乔羽的时候,邓颖超眼睛一亮,非常认真地问道:“乔羽同志啊,怎么人家都喊你‘乔老爷’呀?连周总理也叫你乔老爷。”乔羽把称呼的由来一一道上,听得邓颖超哈哈大笑:“看来我也得喊你一声乔老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