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皮姓网 > 皮氏名人 皮氏名人

书记-皮运舰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皮姓展区
皮运舰,男,土家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桑植县洪家关乡人,一九八四年参加工作。

政协桑植县委员会党组书记、主席

  

1984年8月—1989年10月 四方溪乡工作,先后任党委副书记、乡长等职

1989年11月—1993年11月 任沙塔坪乡党委书记

1993年12月—1995年2月 任赤溪乡党委书记

1995年3月—1995年4月 任凉水口区委副书记、区长

1995年5月—1995年8月 任陈家河镇工委书记

1995年9月—1998年9月 任桑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江垭水库移民办主任

1998年10月—2002年11月 任澧源镇党委书记

2002年12月—2006年06月 任中共桑植县委员会委员、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2006年06月—2011年06月 桑植县委常委,2006年08月任县委办主任

2011年06月—2012年11月 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排第一)

2012年11月— 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1]  

4月13日上午,桑植县委、县政府在贺龙体育场(新一中)主持召开了千人交通工作会,市交通局局长田吉文、县委书记何其雄、县长刘泽友、副县长张东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县委办主任皮运舰作了重点工程报告,县直正科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各乡镇负责人和村长出席会议。这是桑植近10年来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交通工作会议,千余人聚精会神地听讲,随着文件翻页,会场腾起阵阵白浪,哗哗作响,场面蔚为大观。

桑植是全省唯一一个没有铁路、没有国道、没有高速公路的“三无县”,交通一直是制约该县经济发展的瓶颈。与周边区县横向对比看,以前与桑植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永定、永顺、龙山、鹤峰等县,由于近几年来交通得到较快发展,其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等早已超过桑植。由于桑张、桑永公路改造,桑慈公路尚未贯通,目前桑植处于无路可走的困境,往返一趟张家界市,来回需要6个多小时,材料运不进,产品销不出,客商甚至于领导都不愿到桑植来,致使招商引资、争取项目难度大,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桑植是山区农业大县,同样的农副产品,因为交通闭塞,销售困难,成本要比别人高出20%以上,导致市场竞争力弱,资源优势无法转变成为经济优势。至2006年底,全县通车里程仅1900公里,人均不足0.005公里,群众行路难、出行难。

桑植人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交通,桑植崛起的希望在交通。为加快富民强县步伐,桑植县委、县政府把2007年定为“交通建设年”,决定从2007年起,每年投入交通专项资金300万元,计划用5年时间,使全县通车里程达到2400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8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全力构建湘鄂渝川黔边界的交通枢纽。

当前,桑植交通工作的重点是集中力量建骨架,分类实施修网络。即集中力量构建以“五路”(张桑二级公路,桑龙、桑永、桑鹤、桑慈三级公路)、“两动脉”(张花高速公路桑植互通及安常、黔张铁路过境)为核心的交通骨架,重点实施“五桥”(澧水、北门、赤溪、酉水、胜蓝大桥)。

2007年桑植交通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张桑公路桑植段全线贯通、桑永公路建成通车、桑鹤公路开工、朱家台至贺龙电站公路征地拆迁、淋溪河至芙蓉桥、鸟儿岭降坡、县城至洪家关、洪家关至刘家坪公路动工,完成40公里通乡油路、10个通村公路、300公里通村水泥路和15个新农村客运站点的建设。

会议还交办了桑梓发电2#机组、梅家山休闲广场、防洪风光带、城市饮水工程等一类重点项目20个和天燃气开发、凉水口电站等二类重点项目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