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民国二十四年《重修镇原县志》卷十二《慕元春传》)
慕元春精歧黄术,其医病以养生为本,服药次之,尝引邱长春对元太祖之语以告人曰:药为草,精为髓。去髓添草,譬如囊中贮金,以金易铁。久之金尽,所有者铁耳,夫何益哉!著有《养生论》一书!
名医 慕元春 秦霖熙 杨建春 丁彦龙
慕元春,字善卿,生于清朝乾隆盛时,同治二年冬卒,年八十余,镇原县南乡平泉镇人。元春精岐黄术,其医病以养生为本,服药次之。著有《养生论》。
秦霖熙,字瑞泉,号春帆,甘肃皋兰人。霖熙素善岐黄,精于别白。在京二十余年,公务之暇,行医救人。其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无论贫富老幼,均一视同仁,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医著有《外感辨证录》二卷、《小儿惊风治验录》一卷。
杨建春(1825年~1889年),字逢春,号普青,清光绪庠生,原籍江西鄱阳县,至建春辈始居于甘肃庆阳府(今合水、庆城),世代行医。建春医德高尚,医术至精,救死扶伤,在当地颇有盛誉,集行医经验,搜集单验方5453个,编著《一百七十五证方》两卷,约十八万字。其孙朝卿遗有《临证验方集》手稿一卷。
丁彦龙(1841年~1901年),回族,原籍陕西凤翔,后迁居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世代行医。彦龙自幼随父习医,后入药店学徒,钻研医道。1871年自创“保盛堂”中药铺,闻名遐迩。自制“避挹疫散”“清瘟散”等,曾有效控制时疫流行。其二代炳义、炳乾、炳文,著书《圣点脉决》(俗称“佛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