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元用(1268—1330),字子贞,自号超然居士,原籍阿城,后迁徙汶上大张村(今属嘉祥县)①。祖辈未仕,至其父宗辅时,才担任了德清县主簿。元用自幼聪慧过人,嗜书为乐,夜间读书,常通宵达旦。当其父忧其致疾予以阻止时,元用便用衣服遮蔽窗户,继续研读。元用于书无不读,特别用心钻研《易》、《春秋》等儒家经典。
元用曾任镇江路儒学正,后游学京师,拜访了以文辞高雅且清高自傲著称的翰林承旨阎复。阎复竟拿出自己的文章向元用显示,元用也坦诚地指出其中的弊端,这使阎复大为惊奇,遂推荐其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曹元用主张对政府官员“革冒滥”,对国史馆的冗员进行考试,择优使用。后被御史台辟为掾史,不久,转中书省右司掾。元用与清河人元明善、济南人张养浩号称“三俊”。元用起始未习吏事,但他性格和易谦厚,不卑不亢,处事果断稳妥,御史台的属吏都向他请教。
曹元用由应奉翰林文字迁礼部主事。先前,元代历朝皇后死后,都没有谥号。曹元用奏请:对去世的皇后也不应直呼其名,应该确定相应的徽号。其后元朝也实行中原封建王朝相关礼制,由礼官对去世的皇后议定徽号。延祐六年(1319),授太常礼仪院经历。元用精心研究制定有关亲祀仪注、卤簿舆服等礼乐制度。起初,元太庙有九室,合飨于一殿,仁宗死后,太庙内无室可用,于是在武宗室前结彩为祭祀之处。英宗在上京召礼官议论此事,元用认为:“古者宗庙有寝有室,宜以今室为寝,当更营大殿于前,为十五室。”②此意见受到英宗好评。元用升翰林待制,又升直学士。至治二年(1322),参与修补、审定自仁宗开始进行编纂的《大元通制》。至治三年(1323)八月,御史大夫铁失、知枢密院事也先铁木儿、前中书平章政事赤斤铁木儿等发动政变,在南坡杀害英宗。赤斤铁木儿曾在京师收百司官印,催促两院学士北上,众人皆随之而去,独元用不从,并公然声明:“此非常之变也,无宁死,不可曲从也。”不久,政变者失败,铁失等人被诛,“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③。
英宗死后,泰定帝即位。泰定二年(1325),授曹元用太子赞善,转礼部尚书,兼经筵官。元朝的朝仪制度不完善,连仪凤、教坊、太医、将作等优伶技艺也和百官一起并列正班,上朝退朝时,杂乱无章。曹元用严申“卷班之令,俾以序退”,又让太医、仪凤、教坊等“当自为一列”,位在正班之后,使朝会秩序井然。有关规定逐步成为元朝定制④。元用坚持司法实践中实行“罪人不孥”的原则,反对株连家属的行为,曾阻止宰执企图流放犯罪官员家属。当宰执欲罢除科举时,元用认为科举是国家文治的根本,批驳有关废除科举的言论。泰定三年(1326),面对日食、地震、星变等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泰定帝诏集百官集议,曹元用提出“应天以实不以文”,即“撙浮费,节财用,选守令,恤贫民,严禋祀,汰佛事,止造作以纾民力,慎赏罚以示劝惩”⑤,皆切中时弊。
在科举取士方面,元用强调科举考试要严格、公正,既使国家获得人才,又让低劣者不能滥竽充数,同时又极力反对轻视落选者。主张给落选者创造报国条件,因为“士不第非尽劣”,只是“额既盈不得不黜”,但这并不说明他们之中无从政之才,相反“适用者犹众”,所以“宜取以为州县学官直学职金”等。即使对那些因公远出“僰万里充赋,既乃不得选”的乡贡进士,朝廷也应该采取增加俸禄的方式鼓励他们效忠国家,“伙其省禄半升,示激劝”(云南省有三个乡贡进士因此而得官)。“大臣皆叹服其虑之周”⑥,朝廷也认可并采纳了他的建策。曹元用在任中奉大夫、翰林侍讲学士时,曾预修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将朝廷颁发的命令、诏旨等汇编为《通制》,奉旨译《贞观政要》为蒙古语。书成后,风行于时。由于曹元用在儒学、诗文上都有较深的造诣,深得皇帝信任。故朝廷重大诏令,多出自元用手笔。文宗曾赠金织文锦,表彰元用所草宽恤之诏。天历二年(1329),代文宗去曲阜祭祀孔子。时值太禧宗禋院副使空缺,中书省奏请由曹元用担任,文宗不允:“此人翰林中所不可无者,将大用之矣。”⑦天历三年(1330),曹元用卒于京师。文宗嗟悼良久,为其尽忠宣力,赐赙钞5000缗,赠正奉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东平郡公,谥文献。由其子曹伟、曹仪葬于汶上大张村。
元仁宗罢废中书省后,曹元用退居任城多年,游历了任城地区的名胜古迹,写了不少诗、赋、记、碑文等作品。同时收徒讲学,传道授业,“齐鲁间从学者甚众”。其中王思成(兖州人)等人都成了治国的栋梁之才。
曹元用所著诗文结为《超然集》40卷,受到东南文章大家戴表元的高度评价,他称其文曰:“属辞庄、屈之洁,析理孟、荀之达,而比事左、班之核。”⑧元用还涉足杂剧,所创剧作《百花亭》,影响很大,可惜全剧失传,仅存轶曲一支。
①元时期汶上大张村即今嘉祥县桑科集村(此處原書為:“嘉祥县桑科集乡曹海村”,屬編輯、排印錯誤,現改為此說。“曹垓、曹鋪”均為依傍桑科集發展起來的自然村落。現在三村之間已沒有明顯的界限)。
②③④⑤⑦《元史·曹元用传》
⑥山东省济宁地区文物局:“山东嘉祥县元代蓸元用墓清理简报”所附“蓸元用墓志铭文拓本”,《考古》1983年9期。
⑧顾嗣立编:《元诗选》三集“曹侍讲元用”,中华书局1987年版。
載安作璋主編《山東通史·宋金元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