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莫姓网 > 莫氏名人 莫氏名人

中共党员莫春和

时间:2021-3-05 来源:家谱馆莫姓展区
简要介绍:贵州省军区原副司令员。 莫春和同志是四川阆中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战士、译电员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在军委机要科(处)和中央机要处任译电员、组长、股长、科长、办公室副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副处长、处长等职,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副局长、局长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莫春和同志(副兵团职),因病于2002年6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人物简介:

(1916—2002)四川省阆中县(今阆中市)人。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六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前敌指挥部译电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机要处股长、科长,中共中央机要处办公室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机要处副处长,第四野战军司令部机要处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中南局机要处处长兼中南军区机要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机要局副局长、局长,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最早授衔:

1945年9月15日,一架苏制军用飞机载着苏远东军区司令部的一个代表团在延安降落。随即,中苏双方举行了旨在抗日战争刚结束后两军协调行动的重要会谈。当日,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东北局,派彭真、陈云等6人参加其工作。为了方便与苏军的合作,在当时我军还未实行军衔制的情况下,中央决定以军委主席毛泽东的名义授予彭真、陈云、叶季壮中将军衔,伍修权少将军衔,段子俊、莫春和上校军衔,当下用中、俄两种文字写下任命书。这样,莫春和便成为我军被授予军衔最早的人之一。

参加红军

莫春和,四川省阆中市朱镇乡人,1916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8岁起在本地太华山上学,读了3年私塾后,因家境贫困辍学。不久,父亲病故,同胞妹妹饿死,母亲自缢。从此,一家人的生计重担便落在了莫春和的身上,他的少年时期便在艰苦的劳动中度过。

1933年夏,红四方面军解放了莫春和的家乡,他和乡亲们一道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其间,在苏区广泛开展的扩大红军的宣传影响下,莫春和毅然报名参加了红军,被分配在红30军89师267团当战士。连队领导见他长得剽悍,打仗勇敢,就叫他当打旗兵。红军在苏区转战的过程中,莫春和先后调到红4军10师28团团部、红4军军部、红33军军部当通讯员、警卫员。在此期间,他参加了10余次战斗,在传递信息、保障首长安全等方面干得很出色。

长征期间,莫春和随红军三次通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两次翻越大雪山。1935年11月,莫春和参加天(全)芦(山)战斗后,被调到红四方面军前敌总指挥部机要科工作。1937年3月,西路红军在兵员锐减,给养缺乏,孤军作战的困境中向祁连山转移。这时,莫春和与机关大部分工作人员均下到连队参加战斗,他们在多次恶战中被冲散,难以找到部队。莫春和在康隆寺、黑河山区隐藏了一周左右时间,终于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于是,他从梨园口附近沿祁连山麓往东走,一路昼藏夜行,乞讨度日,决心尽快离开甘肃,渡过黄河去陕北找党、找红军。哪知,过了永昌后,在古浪附近被五马军队保安人员抓住,押往武威(凉州)送进看守所,不久押送西安。在那里,还关押了被抓的300多名失散的红军战士,后经党中央驻西安办事处的交涉,才将他们转送延安。

抗日战争

莫春和回到延安后,更加忘我的工作。1937年夏秋之际,他被送进抗日军政大学第3期当学员,次年3月从抗大调到中央机要科工作。当时,中共中央和军委机要科设在一起,其办公地点与毛泽东主席的住处近在咫尺。可想而知,这是一个负有特殊使命的单位,它的组成人员不仅政治素质很高,而且工作、业务能力也较强。他们团结战斗,默默无闻地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工作着,经常受到毛主席的关怀和赞扬,毛主席曾题词:“一面工作,一面学习,既注意业务,又注意政治”,对他们的工作予以肯定和鼓励。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和军委于1940年分别成立机要科,以后改成机要处。1942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情报部下属的三个机要部门合并为中央机要科。这期间,莫春和在中央机要科、军委机要科、机要处分别担任过机要组长、股长、副科长、科长、办公室副主任等职。

解放战争

1945年9月,党中央决定,莫春和随东北局到沈阳工作,在那里先后担任东北局、东北野战军司令部机要处副处长。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同中央和所有进入东北的部队沟通联络,以便及时指挥入东北的部队的行动,向中央及时报告敌友我三方的情况,随时接受中央的指示。莫春和在此重要岗位上,一直尽心尽力地工作,为我军在东北取得“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以及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立下了功勋。

平津战役后,东北野战军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莫春和被任命为四野司令部机要处处长。这时,在中央军委的统一指挥下,第四野战军自平津地区分三路向南挺进,1949年5月解放武汉,同月,四野与中原军区合并,改称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以后改称中南军区)。随即,莫春和被任命为四野兼华中军区司令部机要处处长。在四野大举进军中南时,为保障作战指挥,莫春和率部分机要人员随四野前指进入湖南衡阳地区,他全力工作,千方百计设法与有关部队沟通联络。这期间,随着部队任务的转换,莫春和所领导的机要处逐步扩大到7个科、两个股,机要人员160余人。这些分别来自四野和华中军区的人员,在莫春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表率下,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团结一致,默默工作。到1949年12月中旬,四野和友邻部队紧密配合,先后解放了湘、鄂、赣、粤、桂5省,这一辉煌的战绩中凝聚着以莫春和为代表的所有机要人员的心血。

建国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莫春和被任命为中南局机要处处长兼中南军区司令部机要处处长。1955年8月,他从中南局机要处调任总参谋部机要局副局长,同年授予大校军衔。面对和平时期的机要工作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机要人员,莫春和一如既往,充分发扬战争年代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任劳任怨,努力学习,吃苦在前,不计享受,带出了一个团结奋进的战斗集体,使党的机要工作做到了万无一失。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称赞他们是“埋头苦干”的“无名英雄”。莫春和于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先后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2]  

文革时期

“文化大革命”初期,总参受到严重冲击。在关键时刻,由于中央军委的干预和机要局广大机要人员的顽强抵制,没有出现被“夺权”和工作上的混乱局面。1969年,莫春和被任命为总参机要局局长。在最困难的时候,莫春和一面坚持工作,一面坚持斗争。1971年“九·一三”事件,江青一伙再次把矛头指向军队,莫春和于1975年调离总参机要局,到贵州省军区任副司令员。粉碎“四人帮”以后,党中央拨乱反正,莫春和的问题得到了纠正。1981年他离休回到北京,被定为副兵团级。1988年授予他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