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毛姓网 > 毛氏名人 毛氏名人

中国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毛汉礼

时间:2021-3-05 来源:家谱馆毛姓展区
毛汉礼(1919~1988),中国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诸暨市枫桥镇赵家毛家园村(今赵家镇)人,二十年代毕业于大东公学,四十年代毕业于浙江大学,后赴美留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海洋学博士学位。1954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 为中科院院士。毛汉礼首次提出浅海跃层的研究方法,系统阐明渤海、黄海、东海的水文特征概况,还对长江江口和杭州湾的海水混合扩散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论著有《海洋科学》、《中国近海温、盐密度的跃层现象》等,译著有《动力海洋学》等,共计500余万字,为我国海洋科学的奠基人。

生于浙江诸暨,1988年11月22日卒于山东青岛。先后在枫桥大东乡学堂、绍兴省立第五中学、金华中学高中部求学。1943年浙江大学史地系毕业,由校长竺可桢介绍去四川北碚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任助理员。194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47年赴美国加州大学进修 ,1951 年获博士学位 。曾任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1954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海洋组成员 ,国务院学位 委 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委海洋组成员,国际大地测量地球物理联合会的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 (IAPSO)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海洋学报》、《海洋与湖沼》副主编等职。参加和主持了1957年金星号的渤海湾及北黄海西部海洋综合调查,参加并参与领导了1958~1961年的中国全国海洋综合调查,以后又参加并领导了“中国海温 、盐 、密度跃层”、“东海北部气旋型 (冷)涡”、“黄、东海环流和黄海动力学”等专题研究。他与日本海洋学家吉田耕造合作,于1957年提出的上升流理论模式迄今仍被广泛采用;他与同事在中国首次提出了黄海跃层的研究方法;对渤海、黄海、东海的水文特征和水团,对长江口和杭州湾的咸淡水混合扩散问题,及海洋环境与资源开发等问题均有深入的研究。著有《海洋科学》专著。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学部院士)。

毛汉礼,1919年1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家境贫寒,全家积极耕耘方得温饱,无力供养子女接受中、高等教育。毛汉礼自幼随家人下地劳动,深感劳动人民创造财富之不易,立志刻苦读书,为将来走“科学救国”道路创造条件。在他的努力争取下,1938年终于全靠奖学金以优异成绩完成正规的高中学业,并于当年考取了国立浙江大学史地系。但由于家庭无力支付学费,不得不申请暂时保留学籍一年。这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期,浙江省大部分国土沦为敌占区,浙江大学只得内迁广西宜山。毛汉礼求学心切,1939年不顾旅途艰险,背着行李,餐风露宿,徒步长途跋涉3000余里,终于去广西宜山找到了学校就读。以后又随学校迁至贵州青岩,再迁贵州遵义。经过4年的艰苦奔波和半饥半饱的学生生涯,1943年全靠公费(林森奖学金)读完了大学,并以成绩优良留校就读研究生兼助教,继续深造。

毛汉礼在浙江大学史地系地理专业读书期间重点学习了气象学。他因此经常接触老一辈气象学家竺可桢校长和涂长望教授等。他的刻苦钻研、努力向上精神博得了竺校长的赏识,1943 年秋天介绍他到四川北碚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任助理员。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随该所迁回南京。1946年夏天,毛汉礼考取了教育部招收的公费留学生。经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赵九章的介绍,于1947年8月赴美国加州大学斯克里普斯(Scripps)海洋研究所进修海洋学。经过4年的刻苦攻读,至1951年8月,先后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他备受鼓舞,在取得学位之后马上申请回国,为社会主义祖国效力。但当时美国政府却以他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朝鲜正处于交战状态”为借口,不予放行。为了生活,他只得暂时在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谋得一个研究副教授职务,用节省下来的薪金,聘请律师,运用法律手段与美国移民局进行斗争。这场官司从地方法院一直打到最高法院,历时3年之久。在此期间,他还通过中国的家属写信给周恩来总理汇报情况请求援助。1954年夏,周总理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揭露了美国政府无理扣留中国留学生和科技人员的丑恶行径,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美国才不得不解除了毛汉礼回国的禁令,批准他离境。但在他离美前夕,美国政府还不死心,无耻地引诱他去台湾,又遭到毛汉礼大义凛然的拒绝,1954年8月他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毛汉礼回国之后,立即来到新中国惟一的海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即海洋研究所前身)。经副主任曾呈奎和山东大学海洋系系主任赫崇本介绍,任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副研究员,领导该室海洋环境组工作。1959 年1月该室扩大为海洋研究所时,他改任为物理海洋研究室主任,1963年8月晋升为研究员,1978年又晋升为副所长,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毛汉礼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任职期间,还先后兼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海洋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海洋专业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海洋学科组成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及其下属的水文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海洋学报》与《海洋与湖沼》学报副主编,国际大地测量及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中国委员会委员及其下属的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IAPSO)中国委员会主席,中美海洋渔业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山东省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五届常委、六届委员。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和青岛市老年海洋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长等。毛汉礼在担任上述众多专职与兼职期间,施展专长、竭尽心力做了大量工作,在中国外共发表了40余篇(册)论著、译作、调查报告与科普读物,为中国建设“两个文明”和振兴海洋科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同行誉为中国海洋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被列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知名科学家(设有专条)。

毛汉礼从事海洋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雄厚的理论基础。他在留美期间与日本海洋学家吉田耕造合作研究上升流就曾取得过引人注目的成果。在他参加领导的全国海洋普查胜利结束之后,毛汉礼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扩建为海洋研究所时调整了科研组织,将原来由他领导的海洋环境研究室的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地貌和情报资料3个组划出去独立建室(后来又将仪器组也划出去独立建室),将其余部分建成物理海洋学研究室,下设水团、海流和混合三个实验室,率领管秉贤、任允武等开展“黄东海环流(海流与水团)”中心课题的调查研究。为了做好这一中心课题,他们一方面安排目标明确的深入调查,另一方面尽量搜集外国同期调查资料以弥补中国资料调查范围的不足。经过三四年的调查研究,获得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成果有:他与管秉贤合作的关于黄、东海海流系统的论文,发表了第一次由中国人描绘的整个黄东海的冬夏两季海流系统模式图;他和任允武等发表的论文,首次应用大面积同期资料详细阐述了冬夏两季黄东海的水文特征与水团分布,并第一次应用T-S多边形混合百分比法定量地分析了黄东海的水团,说明各水团之间的混合关系。与此同时,他还率领甘子钧等对长江口与杭州湾进行了海洋综合调查,他们发表的论文阐述了长江冲淡水的扩展范围与季节变化,指出该冲淡水冬季沿海岸南下,夏季其舌轴转向东北弯曲,并提出了杭州湾潮混合的上界和混合椭圆等。这是中国在河口海洋学方面最早的论述,为中国外学者进一步研究河口区咸淡水混合问题指明了方向。上述这些成果,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他主持了院管重点课题“黄东海大陆架综合调查研究”和“黄东海环流结构与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在他领导的这两项研究中,共完成重要论文报告30余篇,其中“东海环流结构中的两个主要分量(长江冲淡水及东北部气旋型涡旋)”和“黄东海水文物理学的调查研究”分别获得了中国科学院1985年重大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