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福利制度
蔡京,北宋宰相,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后世对他的所作所为颇有争议,大家争论的主要是“贤”这个问题上,对他治世的能力和天才般的书法一致认同。谁能想到?他却推行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福利制度!
历史永远耐不住深究,只能引以为鉴。
一、宋人记录的北宋盛世,正是蔡京当权的时候
《东京梦华录序》
1000多年前的北宋,在宋徽宗在位时,有个叫孟元老的宋人,写了一个《东京梦华录序》(东京即汴梁,彼时的宋朝首都),描述东京繁荣景象。
《序》中说:“(东京)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 干戈……八荒争湊,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
大意说的是:“太平的日子久了,人们繁荣富裕,(垂发的)小孩,只学习鼓乐舞蹈,两鬓斑白的老人,不知道战争……八方荒远之地争相前来进贡,天下万国都能通达。汇集四海的珍奇之物,都归于市易务交易……”
从中可以看出,在12世纪初期,北宋首都曾经是世界上一个繁荣的城市,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商业中心。在孟元老心目中,东京简直成了“世外桃源”!
《清明上河图》
如果还不足以证明,那么后世传承的《清明上河图》,更是一个有力的佐证。画中的宋朝首都,交通四通八达,人口众多,还有夜市,一派繁荣市井景象。
这两个北宋的盛世记录都是蔡京当权的时候,那么这样好的环境是怎样形成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归功于蔡京推行的社会福利制度。
二、蔡京大力推行的社会福利制度,历史罕见!
宋徽宗
蔡京是北宋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元老”,先后四任宰相,长达二十年之久,是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变法顺利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等一一面世。解决了北宋面临的种种危机,新法推行后,社会矛盾得到缓和,政府收入有所增加。
王安石变法
在王去世之后,当权的蔡京仍继续贯彻他的新法,并结合北宋实际情况,以及前人的经验,大力推行社会救助制度,更是将社会福利发展到巅峰。
蔡京将社会救济活动规模化、制度化,他推行的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制度,无疑是北宋救济制度发展的高峰,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三、一千年前的民主和人性化福利,不可想象
那么彼时的救济制度是怎样的呢?首先说说国家怎么养老:
对有老人需要赡养的家庭,国家减免赋税和劳役,这项制度叫侍丁;
对家里有老人需要抚养的罪犯,可以先养老,后服刑,这项制度叫权留养亲;
除重罪外,普通刑事犯可以先服侍年老的父母,待安排妥当或者伺候老人归天之后,再接受惩罚,一千年前人们就这么人性化,放在现在也是不可想象的。
可福利不止这些哦,更好的在后面:
老人有子女奉养,国家可以给你提供各种方便, 那么,那些无子无女的鳏寡孤独怎么办是不是只能饿死街头了,不是,在蔡京推行的国家养老制度里,这样的特殊人群更是得到优待。
由国家出钱,在各地推行建立“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就是前文所提到的那些,作为主要养老制度的补充,照顾到方方面面的人群,他们的作用分别是:
居养院:类似于现在的养老院、福利院,同时还收养弃婴、孤儿、在外流浪的残疾人等;
安济坊:安济坊的功能非常了不起,由国家出钱,为穷人免费治病,还是那句话,一千年前的宋人就能享受免费医疗,这项福利,实在令我们羡慕啊。
漏泽园:为孤寡老人提供最后的栖息之地,去世之后,由国家出钱安葬。
由此可见,在北宋,特别是蔡京掌权期间,国家养老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其中有些做法,就算在今天,我们都做不到,而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宋人就已经享受到了。
蔡京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他就是一个治国奇才,只服务于皇权,在重压下带着镣铐跳舞,有着惊艳才学,制度超前目光远,最后改革变法过程中,阻碍权贵集团的利益,只沦落为历史书籍里编撰所谓的“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