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骆姓网 > 骆氏名人 骆氏名人

唐朝李元谅-骆元光

时间:2021-2-21 来源:家谱馆骆姓展区

李元谅(732年—793年),祖籍安息(今伊朗),唐朝德宗时任华州刺史。李元谅本姓安,因幼时为宦官骆奉先所养,遂改姓骆,名元光。他早年从军,后累官至镇国军副使,驻防潼关。

建中四年(783年),原泾原节度使朱沘叛乱,占领长安,自称为帝,并派大将何望之轻骑攻占华州。李元谅闻讯,立即率部从潼关西进,赶走何望之,将华州收复,并迅速整修城池,准备守城器械,还在几日之内,招募士卒万余人。朱泚数次遣兵来犯,皆被击退。李元谅因此升任华州刺史兼镇国军节度使。

兴元元年(784年),李元谅参加收复长安的战斗,因身先士卒,奋勇力战,数败朱此叛军,被授任检校尚书右仆射。贞元三年(787年),李元谅率本军从副元帅浑城与吐蕃会盟于平凉(在今甘肃)。会盟之日,吐蕃伏兵突然袭击,捕杀唐会盟官,浑瑊单骑逃遁。幸李元谅有备,救浑瑊出险。唐德宗为此勋劳,赐他李姓,改名元谅。

贞元四年(788年),李元谅兼任陇右节度使,离华州移镇良原(在今甘肃省崇信县东南)。华州百姓为李元谅树碑颂功。

人物生平

李元谅是安息(今伊朗)人,本姓安,年幼时被宦官骆奉先收养,改姓骆,取名元光。李元谅成年后,胡须很漂亮,深沉勇敢有谋略。最初接受招募到内府乐宫担任警卫,积累功劳,屡立军功,试任太子詹事。上元元年(760年),镇国军(治华州,今陕西华县)节度使李怀让表奏朝廷请求任命骆元光为镇国军副节度使。骆元光带兵驻守十多年,治军严谨,士兵心里都很畏服他。 

建中四年(783年),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唐德宗李适调泾原节度使兵将五千人东下征讨,途经长安,因得不到犒赏,激起兵变,攻入长安,拥戴前任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唐德宗逃奔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派其部将何望之率领轻装骑兵偷袭华州,华州刺史董晋吓得弃城逃跑。何望之想聚集人马截断华州东面的通路,骆元光从潼关领兵直逼华州城下,收复华州。因功加任御史中丞。当时骆元光起兵仓促,裹上毛毡作为铠甲,削蒿杆作为箭,招募士兵,几天达到一万多人,军队的声威才振奋起来。叛军前来进攻,即刻就打退他们。当时尚可孤屯守蓝田,骆元光驻兵昭应,王权坚守中渭桥的壁垒,叛军不能越过渭南。因功升任华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潼关防御使、镇国军节度使,封爵武康郡王。不久,加任检校工部尚书。

起初,朝廷命令征发幽州、陇州的士兵往东征讨李希烈,军队刚出潼关,朱泚的使者刘忠孝命令军队回来,到达华阴县时,华阴县尉李夷简劝说驿官逮捕刘忠孝,追到潼关,骆元光将刘忠孝斩首示众,刘忠孝召回的士兵不准进潼关,因此华州得到保全。 

兴元元年(784年)五月,朝廷命令骆元光与副元帅李晟、商州节度使尚可孤率军击败叛军,收复京师,驻兵浐河以西。骆元光身先士卒,带领将士奋勇杀敌,再次击败叛军,进驻皇苑东面。李晟派兵摧毁皇苑的围墙攻入。朱泚接连几次作战都失败,于是叛军大败溃逃,京都平定,骆元光把功劳谦让给李晟,退到近郊的营垒驻扎。朝廷加任骆元光为检校尚书左仆射,赏赐给五百户的赋税,赐给甲等家宅、歌伎舞女,一个儿子封六品官。 

贞元元年(785年),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反叛,骆元光奉命与马燧、浑瑊共同讨伐李怀光。李怀光的将领徐廷光一向藐视骆元光,多次辱骂他,并命戏子扮演胡人侮辱他的祖先。骆元光派使者约徐廷光投降,徐廷光说:“我只投降汉族将领。”等马燧军到,向马燧投降。骆元光会见韩游瑰说:“他辱骂我的祖先,今天我要杀他,你帮助我吗?”韩游瑰答应。后来两人在路上相遇,骆元光数说他的罪行,喝令亲随杀死徐廷光,并参见马燧道歉。马燧大怒,准备杀掉骆元光,韩游瑰去见马燧说:“杀一个低级军官尚且那样,那么杀一个节度使,按军法应该如何处置?”马燧说不出话来。骆元光请求送一百万钱慰劳马燧的部队来抵自己的罪过,浑瑊也替骆元光求情,马燧就赦免骆元光。唐德宗因骆元光专权杀人,怕有关部门弹劾治罪,前去命令,不许追究此事。

贞元三年(787年)五月,吐蕃请求与唐朝结盟,朝廷命令骆元光带兵跟随浑瑊到平凉城会盟,骆元光驻军潘原,韩游瑰驻军洛口作为援军。赴盟途中,骆元光劝阻浑瑊要谨慎行事,防止吐蕃有诈。浑瑊以圣上有旨,不能违抗为由,拒绝了。骆元光便秘密移营设防。吐蕃果然劫盟,捕杀唐朝会盟官员,死伤数百人。副使崔汉衡等千余人被劫持,主帅浑瑊夺马仓皇逃遁,吐蕃兵将紧追不舍,飞矢如雨。危急关头,骆元光率兵将前来救援,浑瑊才得以幸免。回朝复命时,浑瑊夸赞骆元光有将帅风度。唐德宗大喜,赐好马十匹,金银器、锦彩等甚厚。不久,骆元光母亲去世,守孝未满,因边情有变,朝廷任他为右金吾卫上将军,骆元光以国事为重,即刻上任。唐德宗思念骆元光的功勋劳绩,又赐姓李氏,改名元谅。

贞元四年(788年)正月,加封李元谅为陇右节度使、临洮军使,移镇良原(今灵台梁原)。

贞元五年(789年),他拓展防区,收复失地,新筑崇信城(“崇信”一名,取“推崇诚信、保境为信”之意,这是崇信地名见于史书的最早记载),置崇信军防御,地址设在锦屏山(又名花山,花繁如屏之意)。从军事防御角度看,锦屏山三面环沟,又有汭河作为天然屏障,在此筑城易守难攻,是理想的城址。崇信作为边防要地,驻兵众多。为了保证部队的食用和繁荣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李元谅采取了驻军屯田的办法,他带领军士们利用空闲时间兴修水利、开辟荒原,把崇信城周围几十里荒芜的土地全变成了肥沃的良田。一年下来,不仅解决了大量驻军的口粮,加强了边防,而且也恢复和发展了凋敝的边境地区的农业,边境从此得以安宁。吐蕃兵将畏惧李元谅的神威,长期不敢侵犯。泾原、陇右边境遂太平无事。

李元谅在镇守崇信、良原期间,抗击吐蕃,平息战祸,把人民从战乱兵燹中解救了出来。特别是他重视发展水利和农业,使当地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殷实富足的日子。崇信县城南半山坡处,有一俗称“圈马城”的地方,传说是他修筑马厩、繁殖马匹的所在。县城西北角还有一口“康王井”,传说当时城内井水苦涩,李元谅亲自到城外勘察,挖掘了这口水井。此井在2米多高的塄坎之下,建有井房,口径1.5米,深5米。井壁全用石头箍砌,城外居民一直饮用至今。

贞元九年(793年)十一月,李元谅因积劳成疾,病逝于良原(即今崇信,唐代崇信未设县,属良原县辖境),葬在今崇信县城北梁坡半山上,享年六十二岁。唐德宗闻讯后悲痛万分,停止朝政三日,赐赠司空,谥号庄威。

墓志铭

李元谅墓志铭却又缘何出现潼关

李元谅后期一直生活战斗在甘肃崇信城,最后也卒于崇信。墓志铭却又缘何出现在千里之外的潼关呢?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墓志铭上的文字揭开了这个谜底,“圣情震悼,废朝追念,爰命使臣,宣制临吊,赙赠粟帛,加于常等,归于上都开化里之正寝。其明年(784年)十一月廿八日,灵輴启路,祔葬于华阴县潼乡原之新茔,礼也。”

或许,唐德宗觉得李元谅这样一位自己心爱的大将在世时尽心竭力驻守荒凉的陇东,使吐蕃和其它对大唐疆土觊觎已久的群小不敢越雷池半步,死后仍让他长眠于西实在心有不忍,所以还是葬在离自己比较近的地方好些。考量各方面情况后觉得潼关是一个挺好的选择。一来离自己近些,二来李元谅的夫人先他而去亦葬在潼关,三来潼关也是李元谅战斗于斯、成名于斯的地方,综合相较,葬于潼关实乃天意。

1981年9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位于崇信县的李元谅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信城李元谅墓的真假先不必论,然而潼关的李元谅墓又有谁人知道?能说得清来龙去脉的又有几人?

其实,一个祖上伊朗的外国人能在唐时的中国取得如此成功,并不意外。一个外族人能有如此成就,他必然会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而唐朝时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国家之霸气,国人心胸之开阔,意志之坚决,确非其它朝代可比拟。李元谅是幸运的,他碰上了一个好时代,一个开放的社会,终究是会容纳和吸收一切外来的智慧、力量为己所用的,只有大开放,才会有大的发展。

李元谅的墓志铭碑及盖历经1200多年时间的洗礼,今天还静静地躺在潼关县东门博物馆那大厅里。石碑虽无言,志铭却有语,伟大的汉字忠实地记录了那段历史,它也告诉我们,忠勇的李元谅永恒,“世界主义”的大唐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