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鲁姓网 > 鲁氏名人 鲁氏名人

民国将领鲁涤平

时间:2021-2-21 来源:家谱馆鲁姓展区
简要介绍:鲁涤平(1887—1935),湖南宁乡人,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曾任湖南省主席,因桂系军阀逼迫退出湖南,任江西省主席,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副院长。

1934年11月13日,《申报》总经理史量才在沪杭道上遇刺身亡,鲁涤平负责调查此案,就在此案初露端倪时,鲁涤平却于1935年1月31日突然病故,其妾室沙夫人也坠楼身亡。有人认为,史量才遇刺案系国民政府高层策划,而鲁涤平为侦破此案不遗余力,国民政府内部恐其查出案件真相,因而将其灭口,其妾室沙夫人发现丈夫鲁涤平死因有异,也被人推下楼身亡。

大事年表:

湖南省宁乡县人,字泳庵,生于1887年。 1903.考入湖南将弁学堂学习。

1906.在湖南新军49标中任哨长。

1911.10.“武昌起义”爆发后,在长沙参加“湖南起义”。1912.1.任湘军第4师16团团长。

1912.9.改任北京政府陆军部候差员。

1916.7.复任湘军第2师第6团团长。1917.9.升任湘军独立第3旅旅长。

1921.1.被赵恒惕升任湘军第2师师长。1921.7.兼任湘军援鄂军第2军司令,率部攻入湖北。后被吴佩孚率部击败,退回湖南。

1923.8.被谭延闿任命为湘军援粤军第2军军长,随谭延闿赴广东。

1924.9.改任湘军副监。1925.7.又改任国民革命军谭延闿第2军副军长。

1926.7.任国民革命军第2军代军长,率部参加北伐。

1927.4.任国军第2军军长。1928.6.兼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和湖南清乡督办。1929.1.第2军缩编为18师,兼任师长和湘赣两省“剿匪”总指挥,率部围剿井冈山红军根据地,被击败。

1929.2.被桂系把持的武汉政治分会免职,被迫离湘。

1929.3.在国民党“三大”上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兼任中央讨逆军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蒋桂战争”。

1929.5.攻占武汉后,改任武汉警备司令。

1929.9.调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和国军第9路军总指挥。

1930.11.率部进攻江西红军,在“龙冈战役”中损兵折将,引咎辞职。

1931.1.又被蒋介石委任为浙江省政府主席。

1931.12.在国民党“四大”上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兼任浙江省政府主席。

1934.调任军事参议院上将副院长。

1935.1.31.因患脑溢血在南京病逝,终年48岁。

鲁涤平案:

鲁涤平案给蒋可乘之机

   1929年2月中旬,驻长沙的第十九师师长何键到汉口秘密报告说,蒋介石由陆路经江西运送武器补充湖南省主席鲁涤平所部第十八师,积极备战。当时李宗仁、白崇禧等都不在武汉,凡事由胡宗铎、陶钧、夏威作主。他们年轻气盛,对此不细加审度,也没有估计到这是蒋介石故意布置下的圈套。胡宗铎主张先发制人,四集团军总部民政处长潘宜之更从旁附和。这样,2月20日,他们竟以武汉政治分会的名义,下令免去湖南省主席鲁涤平职,以何键继任,同时派叶琪、夏威两部由鄂入湘,解决鲁涤平部。鲁涤平仓皇率部退入江西。

   这事是胡、陶背着李宗仁干的。到21日海军舰队司令陈绍尧告诉李宗仁时,李这时才知道事态严重了,连忙化装逃出南京,前往上海。

   蒋看到武汉政治分会的行动,完全符合他的所料,因为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曾有过 “不得以政治分会名义对外发布命令及任免特定地域内人员”的决议。而武汉正好违反了此决议。此时兴兵讨桂,便名正言顺了。但是蒋对搞垮桂系,早有整套计划,此刻还没有部署完成,不想过早地暴露。因此,就指使吴稚晖请国民党元老蔡元培来调停“鲁案”,表面上似乎是对桂系宽大,实际上是借此掩盖正在进行的阴谋诡计。

   “鲁案”既起,坐镇两广的李济深便电责胡、陶,并建议李宗仁自请处分。李济深本来打算到南京出席编遣会议,到上海时,鲁案已经发生,遂迁到法租界“融园”同李宗仁住在一起,会商善后办法。此时,蔡元培、吴稚晖已到上海拜访他们。蔡问李宗仁对“鲁案”有何意见。李说自己应引咎自劾,以明责任。蔡谓这样便有回旋余地,吴稚晖则提出邀李济深一同去南京调停。李宗仁对李济深此时去南京是否合适,表示怀疑。但吴稚晖拍着胸脯说:“任潮先生的安全问题,我敢以人格担保。”这样,李济深遂随蔡、吴到南京去了。

   1929年3月13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根据蔡、李的报告,作出决议说,武汉政治分会改组湖南省政府一案,诚属不合,应由该分会主席负责。对李宗仁不处分,对武汉政治分会委员张知本、胡宗铎、张华辅予以免职,交中央监察委员会议处。事情至此,“鲁案”似已完全解决,然而实际并不如此,闹剧还在继续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