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建国 男,1954年9月生,山东胶州市人。自幼酷爱丹青,尤擅梅花,现为文化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东方神州书画院一级画师、院士等。
其作品荣获《二千年中国艺术家长卷》金杯奖;中国书艺术终身荣誉“世纪奖”;文化部、中国文联和人民画报主办的首届华人艺术展铜奖;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香港大型艺术展”特别金奖;“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国际书画大奖赛展”金奖;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佳作奖;荣获"国学十年明珠艺术家"荣誉称号;个人艺术成就奖和“书画精品奖”。2004年经国家文物局书画收藏家协会认定价格,收藏润格标准已确认入编《中国书画藏典》大型书画文献;2004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中国实力派名家十杰”《冷建国作品集》。被中国书画年度人物评委会评为“2005中国书画年度人物”,并授予“2005中国书画名家”荣誉称号;2006年《红梅花》被中国书画收藏研究院评为“最具收藏价值作品奖”2006年由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首届中国书画“国魂·国艺”奖活动中获得最高奖项“国魂奖”,2007年8月份在国家博物馆展出·2007年当选为2007年度《中国时代人物》封面人物
冷建国说,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作为一种基本技能,以前中国人从小必须习字,毛笔字描红是列入到基础教育课程里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怎么运用毛笔,怎么在纸面端正地写出字。当时的毛笔还是实用工具,而现在毛笔字的实用功能几乎没有了,其文化内涵就更为凸显。随着社会大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大家也更多的会关注到书法这门高雅艺术的本体上来。
“从练习描红,到拜师求艺,到勤奋苦练,再到挥洒自如,这是一个由技巧进入道门的过程。”冷建国说,练习技巧的过程,可能大家会觉得是在写毛笔字,但是真正要产生出作品,艺术作品就不是写毛笔字这么简单。用书法圈里的话说,叫“书为心画”。
“要通过作品来表现内心,需要技巧的支撑,但是光有技巧,也是不行的,还要表现出意境和气息。”冷建国解释:很多人写出来的字,也有签名、盖章,但其实那只是一种习作,并不是创作。谈到书法创作,很多人会有一种误区,认为自己只要略懂一些楷书、隶书、行草的基本知识,就能写出作品。然而这些作品并没有表现出自己对汉字章法布局的主观意识,更多的还是一种模仿练习。还有人看到展厅里或者一些书家的作品,会挑选出一些字,拼成一首古诗写出来,这样的作品可能还是一种模仿,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作品。“要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作品,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中小学生以及家长或者是书法爱好者,必须得有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