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蓝姓网 > 蓝氏名人 蓝氏名人

明代官吏蓝田

时间:2021-2-05 来源:家谱馆蓝姓展区

蓝田,字玉甫,号北泉,即墨城里人,明南京刑部右侍郎蓝章之长子。生于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卒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享年79岁(虚岁)。

蓝田自幼聪慧,童辈无能出其右者。幼年从父就读于华阳书院(在华楼山南麓),6岁时能日诵千言,并善诗对。8岁随父入京,父辈好友翰林孙珪以长对考之,蓝田随口答来,且用字准确、对仗工整,被誉为“小圣人”。9岁时,侍郎程敏以《梅花赋》为题考对,蓝田略加思索,挥笔而就,程侍郎叹曰:“吾举神童时,不能过也!”12岁时,南直隶提学司马亮,屡命蓝田等人糊名考试,蓝田均名获一等。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蓝田乡试中举,年仅16岁。是时,山东提学沈钟奇对蓝田之才华心有所疑,经再三复试,蓝田均名列前茅,沈钟奇不胜感叹:“不期即墨之乡,而产蓝田之玉。”蓝田从此名扬齐鲁,遂被荐于京师太学,师从李西涯等。由于蓝田勤奋好学,识穷经史子集,旁究稗官野史,懂天文律历、善诗对韵律、牛经马谱,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可谓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时杨宏曾作诗赞他“学冠群经称八斗,文成倚马擅三长。”

由于蓝田性格亢直,风节凛然,虽满腹经纶,却仕途多舛,参加多次会试,皆因文风为主考官和当政者所不喜,因而屡试不第,在相隔31年后,终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第11次赴礼闱方登二甲进士,是年47岁矣。

嘉靖三年,蓝田任河南道监察御史,时年廷议“大礼”,因正德帝朱厚照无子嗣,由兴献王之子朱厚熜继统,是为嘉靖帝。以席书、张璁、桂萼为首的一班弄臣,上疏劝嘉靖帝尊生父兴献王为太上皇。身为监察御史的蓝田、段续、陈相等众多正统派,认为此举于礼不合,主张尊正德帝为太上皇,并恳请皇帝治罪席书等人。此举却惹得嘉靖帝圣心大怒,下诏将蓝田等人廷杖,蓝田受杖后几乎丧命,枕席达月余之久。愈后,仍冒死逆鳞强谏,并接连上疏弹劾大学士费宏、尚书杨旦及席书、陈洸等权臣10余人,直声震动京畿。

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蓝田受命巡按陕西。陕西乃明朝边防重地,其父蓝章曾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任陕西巡抚达4年之久。蓝章巡抚陕西时,因政绩卓异,后升迁南京刑部右侍郎,离任时,三秦父老为其立“去思碑”,建生祠奉祀。碑记中记载着蓝章的功绩,其中颂蓝章:“……浚洛丰之水,灌溉三州禾田;筑兴平诸路墙,以防响马(盗寇);益冬衣布花,恤三边军士;开长安书院,课八郡书生;救荒益租,旌节奖善。论德已臻綦功能,虽前古莫尚焉!”蓝田到任后,不敢稍损其父当年声誉,乃设计智退边寇,平乱安民,并上疏朝廷,历数边务十数事,废除弊端,尽修其父任巡抚时之旧政,让民休养生息,一时间边境靖宁,人民安居乐业,因而深受三秦父老爱戴,当地人赞其父子曰:“一按一抚,一子一父,虏不犯边,民得安堵。”后在其父蓝章病逝蓝田返乡守制其间,曾被他参劾过、已掌都察院务的张璁、给事中陈洸等乘机上疏参劾蓝田,罗织罪名,对他进行诬陷报复,使蓝田被逮入济南大狱,革职问罪,经多方解救,方得获释,遂被罢归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