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瀚公之传奇(一)
林硕逸
《夏日山居图林瀚题跋》真迹现珍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拍卖价高达8050万。(百度搜索纵横离奇—莫辩端倪,王蒙—《夏日山居图》)
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人、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出生于书画世家,其外祖父是赫赫有名的画家、书法家赵孟頫、外祖母管道升。王蒙的画学承裘其外祖父一脉。《夏日山居图》款识:《夏日山居,戊申二月,黄鹤山人王叔明为“同玄高士”画于青村陶氏之嘉树轩》,《夏日山居图》作于1368年,时年王蒙61岁。是王蒙赠予好友同玄高士的作品,因此,这件作品完成后应为“同玄高士”所藏。这位同玄高士应该与王蒙过甚密,这件作品是为他而一作传世。此同玄高士乃何许人也,如今已无从考证。根据画面上方最长的一段题跋显示,此后这件作品应该在明朝弘治年间被于朝中为官的林瀚所藏。
林瀚,字亨大、号泉山,三山闽县林浦人(现福州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村),明朝成化二年进士,官居兵部尚书。林瀚在题跋中表达了对这件作品的喜爱以及对王蒙技艺的赞赏。他题跋诗塘,以行楷书法写道:“黄鹤山人标格清,胸中丘壑何纵横;兴来捉笔一挥洒,苍崖翠石烟云生;人家住在山之麓,隐映门墙蔽林木;横经读罢鼓瑶琴,熏风微动窗前竹;司业先生最爱山,无缘长淂青山看;时张此图向高辟,彷佛扬子江天宽”,跋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已对天地辽阔的向往。可见此时,王蒙的作品已经摆脱朱元璋时期被人“避之不及”的悲惨命运,重新回到了权位重臣等人收藏尝识的视野中,林瀚用他智慧巧妙地以费先生作题记。费先生是何许人?江西铅山人也,官宦世家。姓费名宏、字子充,号健斋。成化23年(1487年)费宏参加进士考试,廷试中了头名状元,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时虚龄方20岁,为明代最年轻的状元翰林。这年8月,成化帝去世,戊申(1488年)参加修篡《宪宗实录》,孝宗弘治3年书成(l490年),升少司成……。
见林瀚墓志铭其中一段铬文:成化2年丙戍(1466年),会试中亚魁,廷试二甲三名选为庶吉士;乙未(1475年),与修通鉴纲目,丁酉(1477年)书成,赐文绮宝镪晋修撰;丙午(1486年),晋左谕德、乞展墓、赐路费宝镪。戊申(1488)孝庙登极与修《宪宗实录》兼经筵讲官。前后同考会试者三,主顺天乡试者一;庚戍(1490年),晋国子监祭酒兼讲官,实录成,赐白金文绮;甲寅(1494年),上疏请开科贡……。
林瀚题跋的《夏日山居图》应该在(1490年)而作,当时他晋升国子监祭酒,费宏晋升为少司成。林瀚已是两朝元老,费宏为童子状元,以他俩的天才与智慧,使王蒙的《夏日山居图》才完好无损的保存在明朝翰林院……。
林瀚题跋的《夏日山居图》后于清朝乾隆23年戊寅年(1758年),历行268年后,这件作品辗转被清内府收入,这幅画以其独特的风格为乾隆皇帝所青睐,他对该画的诗赋表达对王蒙画中风景技艺的赞赏。清乾隆(高宗弘历)皇帝御题并钤印,清安岐、乾隆内府等鉴藏印共17方,这件作品被《石渠宝笈续编*淳化轩》、《大观录》等收藏……。
五百多年后的今天,笔者在查阅文献文物等资料时,发现王蒙《夏日山居图》题记诗头有《泉山书屋》、落款为三山(即福州)林瀚(即亨大)为少司成费先生题等钤印。这一定是林瀚手迹的作品,必真无疑。当时我简直不相信自已的眼睛。定神后,拍手称赞,心中无比欣喜。林瀚公您真是伟人啊!明史给您的评价“内行修洁”儿孙给您的点赞是“外为清廉”可谓一生廉洁,两袖清风。您爱惜人才,在名人名画中挥毫题跋,抢救了文物、您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无价的文化瑰宝、您的精神值得我们儿孙后辈代代相传,以为不断学习之榜样;您的崇高思想和传奇、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行为,值得世世代代后人传颂与敬仰!
福州市仓山区林浦尚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东林第三十六世裔孙林硕逸谨识
2016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