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林姓网 > 林氏名人 林氏名人

林硕德“六桥林氏”入闽始祖

时间:2021-2-05 来源:家谱馆林姓展区

林硕德“六桥林氏”入闽始祖

林丰年

林硕德(860-926年),字邦定,号天复,河南光州固始人。一向素以智谋勇略,为乡里所推崇。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秋,林硕德率众投奔王绪领导的寿州(今安徽寿县)农民起义军。当王绪起义军进入光州后,节度使秦宗权,封王绪为光州刺史,王潮为军正,审知为都监,硕德为监丞。

光启元年(885年),为避开已降服于黄巢的秦宗权勒索债赋,王绪统率5000多名义军和一部分光州、寿州的吏民,渡江南下,经江西九江、南昌,进入闽地。攻克了汀(长汀)、漳(漳州),队伍不断扩大。林硕德沿途英勇善战,屡建奇功,晋升为前锋将,总领十八营,因呼为“十八翁”。八月,在突围泉州途经南安时,因军粮不继,军心涣散。加之王绪生性猜忌,在滥杀刘行全、李逢益、陈浩等数名干将后,又想杀害王审知三兄弟及其老母董氏。在这危急时刻,林硕德接受王潮兄弟的恳请,策划竹林兵变,带壮士数十人,擒王绪,数其罪而囚之。同时推举王潮为主将,统帅全军,使队伍转危为安。竹林兵变后,林硕德成为王潮的得力部将。光启二年(886)八月,攻下泉州城。景福元年(892),硕徳奉王潮之命与王审知一起选精兵2500多人攻打福州,经过15个月苦战,终于翌年五月二十一日攻克福州城。

乾宁元年(894年)四月,林硕德奉命率兵独趋邵武,八月中秋定泰宁,军声大振,传檄四方,远近州、县纷纷策应,山区、沿海等处游散的武装力量20余部,相继归顺,从此闽疆统一。林硕德也因军功卓著被王审知封为威武军军判。

乾宁四年(897年)十二月,王审知继任威武军节度使,封为琅琊王。林硕德提出“礼贤任能,修茸城池,谙练士卒,轻徭薄赋”的冶闽良策,得到王审知釆纳。王审知封硕德为威武军都统使。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被封闽王,林硕德封为开闽都统使,成为王审知的最得力助手。他竭尽忠,辅佑闽玉,福建社会由乱而治,文化均获得较大发展。

乾化三年(913年),闽王封第于屿头山,令林硕徳居住。硕徳留子随闽王身边,而自居于屿头山三进封第(即上街祖厝)。硕徳见屿头山周围曲水环绕,于是就建造合潮、玉浦、郑屿、温阳木桥四座。贞明元年(915)春,于玉浦之阳别营一第,布石莳花,名曰花屿,又造山后、玉丘二桥,合以上四桥,逐称“六桥林”。上街“六桥林氏”从唐末至明代先后出过“三统帅、一宰辅、二尚书、双翰林、十二进士”。子孙蕃衍昌盛,且散居海内外,是闽中望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