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寇姓网 > 寇氏名人 寇氏名人

参谋长寇子严

时间:2021-2-04 来源:家谱馆寇姓展区
寇子严(1896—1945),原名寇密诚,字子严,杀虎口村人。1919年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炮科)学习。1922年毕业后,随即开始了他的政治、军旅生涯。

1924年,寇子严入苏联一军事学院深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8月回国,到冯玉祥领导的国民革命军中任职。同年6月,五原誓师后,寇随冯玉祥出陕,参加了北伐革命战争,作战勇敢,屡建战功。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冯也开始向右转,追随蒋介石进行“清党”,寇子严等一批共产党员被“礼送”出境。之后,寇子严在杨虎城将军的十军任职,与共产党员野畴(十军政治部主任),秘密从事党的地下活动。1928年3月4日,中共皖北临时特委书记野畴派蒋听松赴毫州组织中共毫州特分委,蒋任书记,张又清、寇子严、张励玉、王世英4人为特分委委员。按照中共皖北特委的指示,寇子严从部队的实际出发,深入细致地向下级军官、士兵宣传共产党的纲领、主张及当前的任务,用新思想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同时还积极慎重地发展了一些共产党员。同年3月下旬,寇子严出席了中共皖北特委扩大会议,听取和学习了“八七会议”精神及党中央3月25日给中共皖北特委的指示信,进而明确了斗争的方向。特委扩大会议后,寇子严根据会议的决定,着手进行武装暴动的各项准备工作。他先向一师的党员传达了特委会议的决定,使大家在思想上有了进行武装暴动的准备,接着又组织了士兵委员会、宣传队、民运工作队,到附近的农村进行革命宣传,开展农民运动。4月5日,寇子严再次出席特委会议,会议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认为暴动的时机已经成熟,计划4月底或5月初举行暴动。会后,作为一师党组织负责人的寇子严,把全部精力倾注在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上。4月9日,大雨阵阵,暮色茫茫,一声清脆的枪声响彻沉寂的夜空。阜阳起义爆发了。驻在鹿邑、毫州的寇子严,接到起义的指示,立即将部队拉出,准备配合,部队刚一出城,就听到起义未成功,遂将部队解散。皖北阜阳“四九”起义失败后,寇子严于秋季被“礼送”出境,回到他阔别多年的故乡——右玉县杀虎口村。

1929年春,寇子严赴张家口、天津等地找到了党的组织,从此又在天津从事党的地下活动。1930年秋,他同南汉宸、王世英等同志奔波于宁夏、陕西、西安等地,为党做了大量的鲜为人知的工作。1936年春,寇子严在西安接受了党的指示,到天津打入“大汉义军”中,出任参谋长,从事党分配的特殊任务。他为了麻痹王英和日本特务机关,把妻子和三子带到天津,住在天津日本租界内做了人质。在“大汉义军”中,他利用职务上的方便,以交朋友为名,向“大汉义军”的高级军官进行民族气节的教育。在他的启发和教育下,金宪章、安华亭、王子修、石玉山等旅长逐步认识到当汉奸是可耻的。1936年11月初,王英接受了日本驻察绥特务机关的指示,率军配合德王、李守信的汉奸部队,进犯绥东地区的红格尔图,面对汉奸部队的进攻,傅作义率部给予坚决的回击,经过一天的激战,将王英的“大汉义军”击溃。在此情况下,寇子严又利用王英派他同傅作义谈判的机会,再次引导各旅长认清前途,自找出路,准备起义归正。12月9日,在寇子严的精心策划下,金宪章、石玉山两位旅长将日本特务机关派到该部队的日本指挥官小滨大佐等20余人全部处死,率队起义归正。寇子严也乘机离开了“大汉义军”。在金、石两旅长的影响下,安华亭、王子修也率队归正。至此,王英的“大汉义军”彻底完蛋。

1937年“七七事变”后,寇子严受命赴邓宝珊将军的21军团工作,任邓将军的高级参议。在21军团中,他积极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为教育、团结友军共同抗战作出重要贡献。寇子严和杨昭武(共产党员,时任邓的秘书)与延安方面的频繁活动,引起了国民党驻榆林地区军统特务机关和朱耀武等人的注意。他们多次向南京报告,国民党中央曾几次来电向邓先生要这两个人,都被邓设法应付过去了。1945年11月23日,寇子严患感冒,随邓入21军团总部军医处就医,军医处长杨介承亲自为其就诊,并专门配制了一付中药,寇服药后七窍流血,于翌日身亡。据查,此事系朱耀武授意所为。寇死后,朱、杨二人随即逃往西安。

寇子严逝世后,邓宝珊将军为其开了追悼会,并将寇的遗体安葬在榆林金刚寺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