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康姓网 > 康氏名人 康氏名人

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康国政

时间:2021-2-04 来源:家谱馆康姓展区
康国政,男,1969年8月8日出生,贵州遵义人。博士,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级力学实验示范中心主任,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  ,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专家,德国“洪堡学者”,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和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获得者,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国力学学会“全国优秀力学教师”,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长期从事固体力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基金项目8项。德国“洪堡高级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九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和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获得者。在材料的循环本构理论和疲劳问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已有52篇论文被SCI收录、107篇论文被EI收录,SCI他引240余篇次。

中文名 康国政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贵州遵义 出生日期 1969年8月8日 职    业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主要成就 中国力学学会“全国优秀力学教师” 代表作品 大型有限元程序的原理、结构与使用(第二版)

学习经历

1987.09-1992.07 清华大学材料工程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就读大学本科

  1992.09-1994.02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系金属材料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1994.03-1997.12 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固体力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2001.09-2002.09 日本名古屋大学微系统工程系, 访问学者合作研究

2008.11-2009.01 澳大利亚Monash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访问教授

2009.10-2010.09 德国Bochum鲁尔大学连续统力学研究所“洪堡”高级研究员

2011.11-2011.11 香港科技大学机械系访问教授(7天)

2012.03-2012.09 德国Siegen大学土木系结构力学研究所“洪堡”高级研究员[2]  

科研方向

主要从事复杂加载和环境下材料的本构理论及其有限元实现、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疲劳与损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学术兼职

1.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和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3]  

2.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2005-2011)

3. 四川省力学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

4. 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常务理事

5. AEPA2008、AEPA2006国际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

6. FM2006、FM2008、FM2009国际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

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编委

8. 《德国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ZAMM》编委

9. 《固体力学学报》编委

10. 《The Open Mechanics Journal》编委

11. 《Advances and Application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编委

12.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ith Advanced Technology》编委

13. FM2009国际会议执行主席

所获荣誉

2000年获“全国优秀力学教师”和“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

2004年获“第九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基金”;

2004年获得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

2005年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7年,入选西南交通大学“扬华之星”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全校7名);

2008年获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2009年获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青年科技奖;

2009年受聘德国“洪堡学者”、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被评为西南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

2009年,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201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四川省第四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2010年入选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2012年,西南交通大学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带头人

所获奖励

1) 科技奖励

1.2010年,工程材料的棘轮行为与棘轮-疲劳交互作用研究,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1)

2. 2008年,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青年科技奖

2) 教学奖励

1.2000年,中国力学学会“全国优秀力学教师”

2.2004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3)

3.2005年,获西南交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3);二等奖(排名1)

4.2006年,获西南交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2);二等奖(排名5)

5.2007年,获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3)

6.2008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4)

7.2009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4)

出版专著

出版教材1本(独著)[4]  。

科研经历

近五年来,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5]  、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项目子项目等科研项目40余项,主持校基础研究基金项目5项。

发表论文

已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in Solids》、《Mechanics of Materials》、《Applied Physics Letters》、《Composi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posites 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Communications in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Fatigue & Fractur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 Technology》、《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工程力学》、《应用力学学报》、《核动力工程》、《复合材料学报》以及《金属学报》等期刊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77篇、被EI收录160余篇,被SCI他人引用600余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