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花姓网 > 花氏名人 花氏名人

唐朝武将——花敬定

时间:2021-2-02 来源:家谱馆花姓展区
简要介绍:花敬定,唐朝武将,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上元二年(761年),梓州剌使段子璋'叛乱,兵袭东川节度使李奂于绵州,自称梁王。五月十六,崔光远的部属花敬定攻克绵州,斩杀段子璋。但敬定居功自傲,骄恣不法,纵兵大掠,甚至断妇人手腕,以掠取金钏。段子璋残部逃至丹棱境内竹林寺铁桶山(今四川丹陵县境内),花敬定一路追剿,因兵力疲惫,未能成功。后反被叛军斩杀。花敬定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诗予以委婉的讽刺。杜甫《戏作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即此花卿。

中文名:花敬定                    别  名:花惊定  

国  籍:唐                        逝世日期:761年  

主要成就:曾平定段子璋之乱        朝  代:唐朝  

名字由来  

 花卿,名敬定,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平叛立过功。但他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诗予以委婉的讽刺。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

  花敬定 你看:

“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成都;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这里却用来比状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极其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半入江风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样的写法: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这两句诗,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两个“半”字空灵活脱,给全诗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说明】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而杨慎《升庵诗话》却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沈德潜《说诗晬语》也说:“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杨、沈之说是较为可取的。

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

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这句说战乱勘定后的成都,主将大张筵席,尽情作乐。

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1)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

(2)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

(3)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4)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5)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

(6)几回闻:听到几回。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作品译文  

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

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才有,

平常百姓家哪里能听见几回?图集  

花敬定图册V百科往期回顾  

互联网合纵连横大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