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一种官职。侍郎官职分为:礼部左侍郎、兵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户部左侍郎、工部左侍郎、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侍郎非郎、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左侍郎
注音
zuo shi lang
类别
官职名称
目录
1简介
2具体介绍
简介
旧时礼制习俗观念。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别尊卑
高下的标志之一,普遍实行于各种礼仪之中。由于君主受臣子朝见时,面南而坐,左东右西,臣子面北而立,朝臣依官位由尊至卑一字排开,若官位高者在东,卑者在西,则尊右贱左;反是,则尊左贱右。
具体介绍
各代情况不一,考核史籍,情况如下:夏商周时,朝官尊左;燕饮、凶事、兵事尊右。战国时朝官尊左;军中尊右。秦尊左。汉代尊右。六朝朝官尊左,燕饮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一般在喜庆活动中,以左为贵,在凶伤吊唁中,以右为尊。《逸周书.武顺》:"天道尚 左,日月西移。"《左传.桓公八年》:"楚人上左"《史记.陈丞相世家》:"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每。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汉书.周昌传》:"左迁"颜师古注:"是时尊右而卑左,故谓贬秩位为左迁。"宋戴埴《鼠璞》:"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又,唐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按,唐代字位应以左为尊,此题中"左迁"指贬谪,乃用汉代习惯语,是以右为尊。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成新录.左右》:"科场:蒙古、色目人称右榜;汉人、南人称左榜。亦右为上也。"明 王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夫人宋氏行状》:"乙丑起公(袁可立)兵部右侍郎,寻转左侍郎,多所赍赐。" 夏、商、周、晋(包括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文官尊左,武将尊右。 秦、唐、宋、明:尊左。 汉、元、清(包括三国时期):尊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