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葛姓网 > 葛氏名人 葛氏名人

清朝抗英英雄葛云飞

时间:2021-2-02 来源:家谱馆葛姓展区

葛云飞

葛云飞(1789年-1841年10月1日),字鹏起,又字凌召,号雨田,汉族,清代山阴天乐乡(今属杭州萧山)人,是中国统率一军、镇守一方的武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抗英民族英雄。

葛云飞出生在下级军官家庭,七岁进私塾,同时习武。嘉庆十九年(1814)应试,补本学武生。嘉庆二十四年(1819)考中武举人。道光三年(1823),中武进士。历任千总、守备、游击、参将、副将、总兵。先后在宁波、黄岩、温州、乍浦、瑞安、定海、以及福建烽火门等地水师营任职,镇守东南海疆16年。官至定海总兵。清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1841年10月1日),在著名的定海保卫中壮烈牺牲。殉国后,谥“壮节”,诰授振威将军,追赠太子少保。同治十年(1871),加赠提督、建威将军。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葛云飞是西汉军事家张良后裔,系张良第66代孙。元朝时,由河北定兴迁居萧山南街,为避“三丁抽戍”之役,张良46世孙张招,将其中一个儿子张素,从岳父改姓葛。葛素先后由萧山南街迁入临浦西葛、东葛,葛素之子道翁再由东葛迁山头埠。山头埠葛氏尊张招为始祖,已传28世,葛云飞为20世孙。

 

早期经历

葛云飞出生于军人家庭,葛云飞从小种田,后在父亲培育下,读书习武,学得一手良好射技,挽弓发必中,因而认为练武才是有用的”,而不屑读朱熹的朱子章句。葛云飞16岁时,能开六钧硬弓,31岁时,能用60公斤大刀,挑起一抱粗、两丈长的约重200公斤的栋梁,足见其臂力大得惊人。年少时曾去杭州西湖游玩,拜祭了岳飞墓。他对岳飞“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这两句名言,尤其赞赏;而且,还将两汉至明代的十一位著名将领事迹,编成《名将录》,以勉励自己。三十岁时,中武举人。道光三年(1823年)成武进士。道光四年(1824年),葛云飞当上了守备,先后在浙江宁波、黄岩、温州、乍浦、瑞安、定海和福建的烽火门等地水师营任职,因缉捕“海盗”,屡建军功,而后经过五次提拔到了总兵的位置。道光十八年(1838年)代理定海镇总兵,不久后正式任命。


长远谋略

道光十九年(1839年)因父亲逝世,葛云飞便丁忧回籍。临行之前,他曾上书筹海八十七条,认为广东查禁鸦片,外夷阴险,恐有兵事,波及浙洋,应当事先定谋。道光二十年(1840年)六月七日,英军侵占定海。

道光二十年(1840)七月,葛云飞奉谕来镇海主持浙江防务。当时一个姓哈的浙江巡抚乌尔恭额的卫兵强取百姓财物,葛云飞下令逮捕了他。乌尔恭额遣人来说情,葛云飞对来人说:“葛某奉大人钧谕统军守边,理当尽心办事,如果对破坏军纪者徇以私情,不唯有负乌大人重托,而且今后难以节制部下。请转告乌大人见谅!”事后,乌尔恭额对卫兵们说:“葛总兵铁面无私,执法如山,你们要谨慎办事。”道光二十年(1840)7月派遣四十多艘船舰侵犯和侵占定海,浙江巡抚乌尔恭额与浙江提督祝廷彪商讨守御之计,从中乌尔恭额得知葛云飞“谋略可任”,并以其“曾官定海,熟悉洋岛情形,驰书邀之。”七月,葛云飞抵镇海,乌尔恭额前来问计,葛云飞对他说:“今日所急,当先守后战”,积极备防,并呈上《灭夷十二策》。于是,乌尔恭额便委任他主持镇海军事。葛云飞提出“先言守,后言战”的战略方针,以劲兵扼守招宝、金鸡两山,关内安设巨炮,江岸筑土城,而江心及隘巷,则树木桩、排筏,以阻遏英军来犯。“三天过后,防守工作做好了,人心定了下来,密上《十二策》,多次施行。”不久,伊里布奉命出使浙江,葛云飞请准阅兵海上,大振军势。同年八月,王锡朋从吴淞调赴宁波,任镇海诸军翼长,葛云飞与他曾请求迅速出兵收复定海,但被一意妥协求和的钦差大臣伊里布所拒绝。伊里布甚至还打算邀请英国全权代表义律来镇海谈判,要求葛云飞也参加,葛云飞断然拒绝。直到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一月,琦善与义律议订《穿鼻草约》,英军强占香港之后,表示愿意归还定海,伊里布便派人前往与英将胞诅联系。二月,由葛云飞和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带兵三千人,渡海接收。接收期间,葛云飞坚持先退城,后释俘,否则施以兵威,逼令英军撤出定海。

在捕盗中,他总是身先士卒。道光二十一年(1841)六月二十九日,定海花鸟洋面发现海盗船只,云飞率部出海,并且亲自掌舵,从上风逼近盗船。当两船相距两丈左右时,云飞手握佩刀,纵身跃上盗船。这次捕盗战绩辉煌,云飞“亲擒大盗邱亲等十一名,斩取首级十二颗,又拿获盗船三只,烧毁盗船一只。”云飞与群盗在船上短兵相接,奋力搏斗,显示了他的无畏精神和高超的武艺,鼓舞了士兵的斗志。


保卫定海

自道光帝于正月初,发布对英宣战诏令后,曾命伊里布进兵,“收复定海”,但伊里布畏缩不前,一再要求对敌妥协,被道光帝严斥,改派江苏巡抚裕谦为钦差大臣代替伊里布主持浙江军务,负责浙江前线指挥。二月二十五日英军退出定海。闰三月,裕谦被任命两江总督。葛云飞经裕谦同意从小竹山至城东青垒头,修筑土城,长达一千四百三十余丈,又在城东南关山,修建镇远城,周边一百三十丈,即关山炮台。为增强定海防务,他请求在晓峰岭上筑炮台,小竹山下塞江路,以便杜绝偷越,并在五奎山增筑炮台,吉祥门、大渠门、毛港、虎头颈诸岛,各置防守,互为犄角,裕谦因为费用太高不许。葛云飞请借三年薪俸,自费修筑,裕谦怒斥:“是挟我也!”坚决拒绝。后来,葛云飞又请求塞竹山门狭港,使这里不能通船,也没有结果。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七月,当英军侵扰厦门时,认为土城守兵单薄,晓峰岭背负海,且有间道,他又上书要求增炮和营船,以备水战,仍未引起裕谦重视,反而禁议水战,并下令将定海营船押过镇海。葛云飞苦于掣肘,心知只守不攻必败,于是起誓竭力杀敌,以身殉国。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八月间,英舰二十九艘,结集舟山群岛黄牛礁一带,侦察定海洋面。三镇总兵原先皆守城,事急便申军约,激重赏,分守要地。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出守晓峰岭,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守卫竹山门,而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则率部踞守土城,当敌要冲。

九月二十六日,敌军进攻定海竹山门,葛云飞下令开炮,击断敌船桅,敌军仓皇退去。二十七日,英军向土城开炮,葛云飞指挥各营开炮猛烈还击,敌人慌忙败退。二十八日至三十日,侵略军向定海竹山门、五奎山进攻,企图登陆,被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击退。于是敌人调集兵力,集中进攻定海,定海守军一共只有四千多人,且武器弹药不足,处境危急,因此,三总兵联名飞书向镇海大营告急。但大营怀疑是夸大敌情,拒绝发救兵。十月一日,英军从小路攻上定海北面的晓峰岭。王锡朋壮烈牺牲。接着英军进攻竹山门,郑国鸿率军誓死抵抗,也英勇牺牲。王、郑牺牲后,英军向土城进逼,葛云飞捧抱四千斤炮回击。葛云飞率二百多名士兵,大呼杀入敌阵,劈死敌军多人。葛云飞全身受伤四十余处。最后,一颗炮弹击中他的胸部,英勇殉难,二百多名士兵也全部壮烈牺牲。


战死沙场

王、郑牺牲后,英军向土城进逼。葛云飞捧抱四千斤炮回击。葛云飞率二百多名士兵,大呼杀入敌阵,劈死敌军多人。面临十几倍于己之敌人,便取出印信交给随身亲兵,叮咛道:“此乃朝廷信物,不能陷入敌方,请交大营,并请速速发兵进剿,我若死而有知,当化厉鬼协剿夷寇。”又告知同乡亲兵,“是我尽忠之时已到,请代慰老母:节哀保重,转告儿孙:要奋发图强,继我杀敌卫国志向。”交代完毕后,眼看英军逼近土城时,挥刀大吼,一跃而出,带领两百余人一口气砍倒十多个英军。当他发现英军头目安突德正挥舞绿旗驱兵冲锋时,葛云飞万丈怒火涌上心头,对着安突德怒吼道,看刀,话出刀落,安突德被劈成两半。因用力过度,长刀也被砍断了,就拔出两口佩刀,左右开弓,英军纷纷倒地。从土城杀出二里地,准备登山时,被一颗突如其来的枪弹击中左眼,还迎面一刀砍来,他躲闪不及,被劈去右边半个面部,顿时鲜血直流。他忍着剧痛仍继续抗战,又连中四十多发枪弹,终因伤势过重,依崖身亡,壮烈殉国。因此,定海再度失陷。


个人作品

葛云飞虽过着戍伍生涯,但生平却爱好读书,旁涉子史,间为诗词,慷慨言志。著有《名将录》、《制械要言》、《制药要言》、《水师缉捕管见》、《浙海险要图说》及诗文,凡数十卷。当时人称赞他“兼娴文艺,笔札颇短峭明达,性爱书画,谦抑下士,士流多乐与交。”


史书记载

文献

《清史稿·葛云飞传》

《清葛云飞将军年谱》

《清朝柔远记》

《山阴天乐葛氏宗谱》

节选

事母孝,母亦知大义,丧归,一恸而止,曰:“吾有子矣!”(参考资料来源于《清史稿》)

定海战争时,东进英军进入关山炮台南部,而停泊东港浦战舰和五奎山炮队,便发射猛烈炮火相配合,妄图三面夹攻关山炮台。葛云飞朝北拜天自语:“臣力竭矣,崎岖海外,七阅月,不能为国灭贼,死不足塞责!”一面取敕印遣校交缴裕谦,请发兵进剿;一面带领亲兵二百余人,迎敌奋战。侵略军曾经这样记载:“当亚当斯陆军中校指挥第十八团登陆……,进入临海的炮台的南端。正在沿着长堤退却的中国人赶紧集合在他们的勇敢的葛将军的领导下,作了一次很体面的抵抗。”葛云飞从关山炮台,转战竹山门,将士也人人持刀械与敌搏斗。他刀折,就拔出二把佩刀,冲入英军搏杀,转战二里许,格杀无数。到竹山门,刚仰登,不幸被敌人长刀劈面,去其半,并以火枪围攻,攒击,身受四十余创;炮洞胸背,遂立竹山门崖石,手擎刀杀敌状,尸直立不仆,左目霍霍如生,表现着宁死不屈反抗侵略,死而犹生的崇高战斗精神。三总兵身先士卒,英勇抵抗,最后相继阵亡,履行了“城亡我亡,不离定海半步”的誓言。同治十年(1871)追赠太子少保、建威将军。


后世评价

《傲骨亭碑记》:云飞葛公,夺丁忧之私,膺干城之寄。昭勇成忠,铭两刀而作诔;同仇袍泽,统三镇以为骈。龙战六日,城摧黑云;虎贲五千,气壮白刃。奋袂西崦,鲁阳挥返日之戈;断头东海,干戚作行天之舞。终致雾失晓峰潮哭竹山。葛公单骑突阵,多弹贯胸,举宝刀而怒目,倚危内崖而裂耻。将星沉海,捧泪盘而成珠;傲骨擎天,补碧落之不堕。悠悠苍天,曷有其极!

《清史稿》:葛云飞,勤於缉捕,常微服巡洋,屡获剧盗,有名。云飞兼能文,著有名将录、制械制药要言、水师缉捕管见、浙海险要图说及诗文集。

陈康祺:至于陈忠愍公之守吴淞,葛壮节、王刚节、郑忠节三公之守定海,及公之守虎门,皆以同舟匪夫,援绝鼓死,结缨免胄,颓我长城。余生庚子,世贯海东,采父老之传闻,睹近年之世变,濡笔纪此,愤气填膺。[11] 

阎受鹏:古往今来,每一个王朝将要崩溃时,都会在人们眼前亮出葛云飞这样的民族英雄——宋末的文天祥、岳飞,明末的史可法。王朝的腐朽、无能、无情,反衬出他们大智大勇可亲可敬可歌;民族英雄所处的王朝早已寿终正寝,而英雄们煅铸的精神文明之链条却永久闪耀着动人的光芒。通常,活着的他们和王朝都将是不幸的,而死后的他们和精神文明都是幸运的。葛云飞以身作则,治军素严,行军扎寨,不损百姓分毫,执法如山。。在黄岩镇标中营任守备时,一次,一卒偶然取老百姓一个芋艿头,便受到鞭子责打,立即命令他归还主人。因此,云飞所率领的队伍一向秋毫无犯。


家庭成员

父:葛承升,武举出身。

子:葛以简,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中举人,历官直隶州知州,宁夏府盐捕通判,甘肃平凉府盐茶同知,庆阳府知府,平、庆、泾兵备道。

子:葛以敦,官至副将,无后。


后世纪念

故居

葛云飞故居宫保第在进化山头埠村。村西有故里表,建于民国27年(1938),基层阴刻四面均有“民族英雄”四字,表高4.18米,下端宽大而逐渐向上微收。东面刻“清壮节公故里表”。旁有葛云飞纪念亭,亦建于民国31年(1942),后毁于文革期间。现于1983年重建。葛云飞墓位于石板山的南麓,向南偏东五十度,用石块砌。筑围墙,石板压顶,并雕出筒板瓦。面阔五间,中部三间向内凹进,明间立碑,上刻“诰授振威将军追赠太子少保葛壮节公之墓”,正脊刻“忠荩可风”,系清咸丰帝亲笔。[12]  前设祭桌,石板铺地。两梢间向外凸出,与明、次间前室的前沿齐,封以栏板。碑两侧有鹿、鹤、麒麟、鸾等石雕,望柱镌石狮,墓顶堆土,远处丛山迭起,近处果树葱郁,环境肃穆幽静。清王端履撰联:“视死竟如归,遇大节不可夺志,临难无苟免,惟杀身乃得成仁。”


纪念馆

葛云飞纪念馆建于所前山前王村黄湾寺内,于2009年12月30日举行开馆仪式。第一进为葛云飞坐像。第二进为葛云飞、汤金钊、朱凤标和蔡东藩史迹陈列馆。展厅中有葛云飞练功用的石桩、儿时戴过的帽子、画像等与葛云飞有关的古物,获得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萧山博物馆、区历史学会等单位专家大力支持。


三忠祠

三忠祠是清光绪年间的建筑物。三忠祠碑,高2.17米,宽1.65米,共镌碑文1044字,记述当年三总兵抗英的英雄事迹。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6月7日攻陷定海,知县姚怀祥等殉职。1841年3月,定海总兵葛云飞,寿春总兵王锡朋,处州总兵郑国鸿率兵3000进驻定海,英军退出。8月12日,英兵2万余人大举进犯定海,攻打竹山门,偷袭东港浦,进逼土城,均被守军打退。后来英军从这里和土城登陆,三总兵率众英勇搏斗,浴血奋战六昼夜,毙敌1000多人。但终因城内弹尽,援兵不到,三总兵相继在竹山门和这里殉难。定海这一仗,是鸦片战争中我国军民抵抗最壮烈的战役之一。在晓峰岭山岗上,还可以见到古炮台遗址。旁边供着三尊神像,就是当年战死沙场的民族英雄葛云飞、王锡朋和郑国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