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捐赠新闻 捐赠新闻

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高姓分会副会长高广志向家谱馆捐赠《中原第一大家庭》

时间:2023-6-30 来源:本站综合

日前,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高姓分会副会长高广志向老家河南家谱馆捐赠《中原第一大家庭》。

下面是该书的一组照片:

《中原第一大家庭》序言

民国时期,河南省邓州市赵集镇堤南高村曾出现一个六世同堂、一百三十六人同居共食的大家庭。高知宽(高松岑的孙子)一九二七年九月二十六日就出生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对于这个大家庭,高氏家族和亲朋好友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高知宽的姑奶家表叔、玩伴、挚友洪荣惠先生。他先后去高知宽的工作单位——湖北省襄樊市粮食局,叮嘱他写写这个大家庭的详细情况。当时,高知宽任襄樊市粮食局副科长兼《粮食通讯》编辑。先是以工作繁忙而婉拒,后又以年老多病而推托。其实是顾虑其出身成分较高,五七年又被打为右派,历次政治运动受到影响,而心有余悸,生怕因之而获罪,故不敢动笔。在洪荣惠先生的多次催促下,才写了一段“别廷芳攻打堤南高寨”应付差事。直到他八十一岁高龄时,深感余日无多,再不写就没机会了,才对家庭全面情况进行了回忆和整理。因年老体弱,记忆力减退,有些写得不够清晰和完整。但毕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宝贵的资料,使我们对这个大家庭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此我们应该感谢他。

去年秋天,堤南高族侄高敬岑把这个材料送给我,让我看在编写《高氏族谱》时能否写进去。我感到内容较多,有些又不宜写进族谱中。为了使大家了解这个大家庭,就商量单独写一写,但知宽宗亲已病故几年了。他的祖辈“昌”辈,在解放初期都已谢世;他的上辈“书”辈,也先后作古;他的同辈“知”辈,仅剩一二人,且出生较晚,对这个大家庭的情况又知之甚少。堤南高村现健在的长者,因时隔久远,只是听祖辈传说的一些情况,也说不具体和完整。所以,要把这个大家庭的全貌完整的再现出来,实是不易的。

从自己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思想认识水平不高,尤其是对一个地主阶级大家庭,生怕把握不准分寸有炫耀先宗,为没落的地主阶级树碑立传之嫌。二是学识疏浅,文笔拙劣,既缺乏谋篇之工,又无雕琢修饰之能。写出个不像样的东西,没啥用处,晚辈后世翻之,会使他们失望而浪费时间。所以不愿不敢动笔写之。可是又想,它是家族、家史的一部分,也是家谱的补充和完善,理应把它编写出来。若不把这个大家庭的情况收集编写出来,这件事可能将会永远的泯灭了,是个缺憾。既对不住先祖,也对不住知宽宗亲八十一岁高龄后的辛劳和洪先生的关切。于是就不自量力地拿起笔来,把这个大家庭的形成与发展,生活与管理、理家方法与经验,农耕生产的经营与办法,民俗旧规与礼仪,大家的维系存续和沉沦,进行梳理和探讨。让晚生后辈对堤南高寨的前世今生有所了解,缅怀先辈们的勤劳与智慧,理家的独创与成效,治家的失误与缺憾,使之成为维系宗亲乡情的纽带。

这个大家庭是全国不多或少有的。可能对研究近现代史的专家学者有些许参考价值。也为后人开启了一扇窗口,使之在茶余饭后窥视旧社会地主阶级是怎样从地租中剥削穷苦农民,如何榨取长工们的劳动剩余价值,从而过着不劳而获,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也是我一个由衷的愿望。

现在把它写出来,是晚辈的责任,也是子孙的义务。主要感到既无文彩,又杂乱无章,让人读之如同嚼蜡。这是我的无奈,让人贻笑大方是意料之中的事。敬请各位族长、宗亲和亲友们批评指正。

编者高广志

2017年6月